得“阳”之后,真的是90%的人都无症状吗?我们是不是被骗了?要不然身边感染后的人为何会痛不欲生。
而就在近期“白肺”这两个词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这不仅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恐惧。很多人都认为,它的根源就是新冠病毒。那么到底是不是呢?
我们先来看一则案例。年12月28日9时51分,据闽南网报道:
近日,一名12岁男孩咳嗽一周不就医,一侧肺部“扛”成了“白肺”。“抱着侥幸心理一直在家硬‘扛’,没想到‘扛’出这么重的病!”孩子家长悔不当初。
根据CT的报告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男孩的肺部一侧已经大面积的变白了,甚至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入侵”另一侧肺部。好在及时就医,并经过中西医的治疗,男孩目前的症状已经明显好转。
肺部ct显示,该男孩一侧肺部组织大面积变白
那么,问题来了!
形成白肺的原因是什么?
“白肺”也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它的症状就是呼吸不断地加快,从而加重呼吸力度,在呼吸的过程中,我们会感觉到费力,并伴随着咳嗽声等。说白了,就是极度地缺氧。
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一般指重症肺炎患者在X光或CT检查下的表现,肺部显影呈一大片的白色状而得名。值得一提的是,形成白肺一般都预示着肺部有被炎症所浸润。
而造成白肺的原因有两个。
对此有部分网友认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感染了原始毒株或者与接种疫苗有关系。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为何会有人这么认为?其原因非常的简单,是因为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在就诊的过程中发现了肺炎或者CT中出现了白肺现象。
但是要知道,目前我们最流行的毒株是奥密克戎,并且与接种疫苗也没关系。对此,官方做出了回应。
在上述我们就说了,白肺主要由肺部细菌感染或人体炎症反应所致。
一是肺部本身感染,或者身体其他部位感染,引发人体炎症反应。由于人体内的炎症因子大量的渗出,出现肝、肾、肺等血供丰富的脏器受损,从而导致白肺的发生。
例如: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及老人;在这当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沉默性缺氧”,也叫“快乐性缺氧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备一个“血氧仪”。
沉默性缺氧指的是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某些反应就会迟钝。看似呼吸正常,但是他们已经达到了一个缺氧的阶段。
而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了,不妨医院去做个检查。可以说,在这当中沉默就是一种危险症状了。
二是一部分组织间液会直接渗透到肺泡里,形成肺透明膜的改变,从而导致白肺的发生。
当然了,“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的描述。在此,我要向大家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炎症反应都会有白肺。当白色区域达到了70%以上,才被称作为白肺。
那么白肺的出现是不是新冠引起的?
其实也有一部分原因,那是因为在新冠肺炎病情恶化时,会出现以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而在这时,就会出现白肺的情况。
为了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在此我要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白肺,都是由新冠造成的。我们通过资料可以得知,出现白肺的原因也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当然还有其他的情况。
但不可否认的是,自放开以来,什么症状都有。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即便放开了,我们的防护措施还是不能断的。
首先如何看待全面放开呢?
现在无论是我们赞成还是反对,放开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而在这种情况,我们更不用焦虑,也不用大量的去抢药。因为药都被抢光了,那些真正感染的人该怎么办呢?
当然我们也要记住,全面放开并不意味着是“与病毒共存”,而是将采取更加合理的科学预防。
其次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的药物,真的有效吗?
有效是有效,但你得注意药物搭配,并不是所有的药都可以混合在一起。关于在网络上,发布的配药方法真的准确吗?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警惕起来。
尤其是感染新冠后会导致人们发烧、咳嗽、头痛等症状,我们更应该要合理的用药。
对此《人民日报》为大家整理了九种药物搭配禁忌。
也就是说,这些药不能混合在一起吃,要不然会吃出毛病来。
第一、阿司匹林+银杏叶类药=出血;
第二、布洛芬+萘普生+阿司匹林=胃肠道出血;
第三、止泻药+钙剂=消化道梗阻;
第四、藿香正气水+头孢=乙醛中毒;
第五、碘酒+红药水=碘化汞中毒;
第六、磺胺类药物+维C=泌尿系统结石;
第七、含蜂蜜的中成药+感冒药=药效减退;
第八、抗过敏药+晕车药=加重嗜睡;
第九、多种复方感冒药=肝脏损伤。
但话说回来,白肺出现后是可以治愈的吗?
关于治愈方面,据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龚子龙称,
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是可以的,较严重的白肺患者可以“保住命”,医院复查治疗。
同时同济大医院呼吸监护室副主任医师张黎对这次事件进行了分析称,
重症的白肺患者,死亡率在40%以上,还是有一部分人是可以治愈的。但是要想让肺恢复到本来干干净净的状态,是比较难的,绝大部分患者会留下肺部纤维化的后遗症。
好在是有希望治愈的,而在这当中,我们一定要对老人及小孩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