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彭水县,86%的面积是山区,经济在重庆38个区县中位列倒数第四。虽然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县里每个镇上中心小学已经建设得比较完善。
但大山深处的乡村由于路途遥远,居民收入不高,只能在当地的村小接受教育,这些村小的儿童教育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9岁女孩每天走两小时山路上学渴望知识改变命运
重庆市彭水县龙溪镇万家山村小学校只有二年级和五年级两个年级、4名老师,总共18名学生。五年级的班主任余国安正坐在轮椅上为孩子们讲课。
42岁的余国安是高位截瘫,14年前,他在去往彭水县领取教师证的时候,发生车祸造成腰椎折断、高位截瘫,每天他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医生甚至给他下了病危通知。在这样艰难时刻,他的妻子撑起了整个家庭,每天忙着种庄稼、做饭,照顾两个孩子,更要重的是,怕丈夫得褥疮,每隔2个小时都要帮他翻一次身,2年半的时间里,他的妻子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余国安妻子:我也累得撑不住了,小孩也喊,妈妈我饿了,这样子我就撑不下去了。
2年半的精心照料,余国安奇迹般地坐了起来,重新回到了教师的岗位上,他对妻子也充满了感激之情。
重庆市彭水县龙溪镇万家山村小5年级班主任余国安:我爱人是慢性胃溃疡,慢性肺炎,整整有3年时间不能干农活,就是以前累的,以前累的。
余国安是万家山村小五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共有12名学生。这12名学生当中,有5个单亲家庭,有两个学生是残疾,有3个家庭是属于疾病家庭。行动不便的余国安每天就这样坐在轮椅上给孩子们上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改变孩子命运的人。
余国安坐在轮椅上给孩子们上课,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同样也是不容易。重庆彭水县黄岭村,9岁的余佳艺每天都要花费2个小时,通过车来车往的公路、陡峭的乡间小道往返学校。
余佳艺的妈妈把她生下来一个月,就离婚走了,爸爸常年在外面打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余佳艺平时一直和60多岁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佳艺的身体,这段时间,小佳艺得了一种怪病,时常发作。就在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采访的时候小佳艺突然开始流鼻血。
余佳艺奶奶:每天都流,随时会流。
记者:那赶紧看医生。
余佳艺奶奶:没有钱。
城市里,得病的孩子医院。但在山区,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只能自己挺过去。余佳艺爷爷说,经常流鼻血是营养不良造成的,现在家里不仅没有看病的钱,就连住的房子也不安全。
尽管生活艰苦,但是小佳艺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她无论风雨,每天都要步行2个小时往返学校。为了维持生活,年仅70的爷爷奶奶在山上种了一片玉米,养了两头猪,一年有四五千元收入,勉强维持日常的开支。
余佳艺奶奶:自己掰点苞谷,就做稀饭。
记者:每天就吃苞谷?
余佳艺奶奶:对。米,有钱就买一包,没有钱就算了。
余佳艺的奶奶说,这里的乡村,外出打工赚到钱的,基本都已经将孩子接到县城或打工的城市去读书,像佳艺这样的留守儿童,基本上家庭经济条件都比较困难。从3岁开始,余佳艺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每次看到自己的同学在父母面前撒娇,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余佳艺:心里面很酸,最想的是我爸爸能回来。
记者:你和你爸爸打电话说过吗?
余佳艺:说过。
记者:你爸爸怎么说呢?
余佳艺:爸爸说过几年回来,可是他总是骗我。
记者:你能理解你爸爸吗?
余佳艺:能
记者:你怎么理解他呢?
余佳艺:他不回来就算了吧,我的时光还有很多年,总是会回来的。爸爸还是很爱我的,不是不爱我,但是因为要打工赚钱,要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记者:爸爸的道理你接受吗?
余佳艺:接受。
父亲6年没有回家,9岁的余佳艺已经意识到城市的生活并不容易,因此,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怎么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成了烙在心底的问题。
余佳艺:我要用我的学业,去改变我自己的命运。
记者:你相信可以吗?
余佳艺:我相信可以。
大山深处的校园里,孩子们刻苦学习语文、数学等基础知识,虽然他们只有10岁左右,但很多孩子已经开始明白,他们稚嫩的肩膀不仅承担着改变自己命运的重担,同时也承着担改变贫困家庭命运的重担。
余国安:我们平时,我也给学生灌输这方面的知识,改变了你一个人的人生,你就改变了你整个家庭的命运。
11岁的刘小玉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这让余国安非常欣慰。每天放学后,这个孩子就会赶紧放下书包干起家务活,小玉家的老宅因为修建高速公路被拆迁,当地用拆迁款给他们新建了所房子。虽然住的地方比过去好的很多,但生活还是十分艰苦。
刘小玉父亲:我们的家庭情况,你看到的,反正不管有什么事情,过得开心一点,反正,就是要坚强。
小玉的父亲刚刚40多岁,但已经是肝癌晚期,丧失劳动能力,母亲为了养家,只能一个人外出打工,一个月也只能给家里寄一两千元钱。和父亲相依为伴的小玉最害怕的就是病魔会突然带走父亲,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
重庆市彭水县龙溪镇万家山村小5年级刘小玉:病魔就像一群怪物,在吃人,那些人很害怕。
小玉很担心父亲会离开她,作业做完了,特别是晚上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这件事。
由于父亲失去劳动能力,11岁的刘小玉承担起了全部家庭的重担,打猪草、拌猪食、收拾屋子,洗衣服、做饭,除了学习,完成家庭作业,一刻都不得闲。
每天天刚亮,刘小玉就要起床给父亲做饭,因为上学的路很远,中午不能回家,所以,小玉每天上学前都要给病重的父亲做好一日三餐,还要准备好父亲每天要吃的药,做完这些之后,她才可以安心地去学校上课。
刘小玉:妈妈和爸爸都说不要管这件事,只管学习,我就听了他们的话,我只想爸爸妈妈说的,一定是对的。
为了父母的心愿、改变自己的命运,刘小玉课堂上认真地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完成每一道练习题,回家照顾好父亲后,就开始写当天的作业,预习明日的课程。刻苦的学习也终有回报,她的成绩始终在班上排名第一。
刘小玉:学习可以改变我的命运,爸爸也希望我考上大学,考上大学之后,我就有知识,就有能力去挣钱了,就可以养家了。
但刘小玉毕竟是个11岁的孩子,内心深处,她也期望自己有个欢乐的童年。
刘小玉:我也想欢乐,不想这种压力。
在万家山村小,很多孩子玩耍时忘记了一切烦恼,展现出了童真的一面。但回到家里,安静下来后,这些孩子的内心都往往背负着像刘小玉一样的心理压力。作为班主任,余国安随时在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他很担心孩子们被这种压力压垮。
这天,他再三考虑后,认为应该让更多的阳光照进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看到更大、更丰富的世界,以此打开他们的眼界和心扉,用美好的动力去化解忧愁。那么,在山区孩子的心中,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余佳艺:比我们这里美多了,每天就是打打工,然后在外面耍,我觉得外面的世界很大,有许多新鲜事物,我都不知道。也有许多我从未看过的风景,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美。但是没有我们这里好,每天城市里的人,背着生活的压力,要去养家糊口。
记者:这是谁告诉你城市里的人背着生活的压力,要去养家糊口。
余佳艺:我爸爸。我想过我长大了以后,要去城市打工。
为了让梦想成为孩子们心中永远不灭的明灯,当晚,余国安开始收集城市的图片。第二天,当余国安给孩子们展示并介绍国内甚至全球的大城市时,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
余国安:这些灯火辉煌,你们向往吗?想去吗?
学生:想
余国安:那你想去你想想,我们要用什么办法去?
学生:知识。
余国安:我们需要认真的学习,有了知识之后,我们进入各行各业的单位。进行工作过后,我们才能在这些地方立足,才能够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知道吗?
学生:知道。我长大了想去城市里买一套房,把家人都接到城市生活。
学生:以后我想去北京读大学,读清华。
由于高位截瘫,行动不便,在校园里,余国安每天活动的空间就是这条短短30米的走廊,由于没有助残通道,他连旁边的操场都下不去、校门也出不了,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整整9年。
学校里,余国安拥有一个15平米左右的小房间,他的妻子每天来到这里给他做饭,照顾他的生活,没有妻子的精心照顾,余国安的生活会很难想像。
余国安现在每个月收入元,这几乎是他和妻子的全部收入,年,余国安扣除医疗费后,只剩下元左右,但儿子读大学今年报名就要交元,再加上儿子的生活费,余国安一年下来还要借点钱才能维持家庭开支。一些学生也知道老师过得并不容易,因此,也会经常给老师带些辣椒、玉米、甚至是路边的花草,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离家一公里,却只能一学期回一次家高位截瘫的老师舍不得离开孩子
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因为路途遥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把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中心小学住读,附近的村小就成了孩子们唯一接受教育的地方。而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万家山小学的班主任不仅要认真地教授课堂上的知识,同时还要长沙白癜风医院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