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院心内科刘建和张杼惠在年即将接近尾声之际,一场由新型冠状病毒(-nCoV)导致的“新冠肺炎”由湖北武汉蔓延至全国。流行病学上,-nCoV为全人群易感,但似乎在某些人口学特征方面仍有所不同,在最新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99例-CoV肺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4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文章作者指出,老年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患,往往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和紊乱,最终导致更易感染,且更容易在-nCoV感染后发展为重症患者,死亡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及时的诊治和更加积极的处理策略。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之际,作为易感人群的慢性心衰患者,在居家隔离之时该如何做好居家防护呢?1、坚持服药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应该遵循全程、联合用药的原则。β受体阻断剂、ACEI/ARB类、螺内酯三大类用药切不可因疫情而中断服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医保局相继出台政策,对于病情稳定且需要长期服用固定药物的患者,慢性病门诊取药量放宽至三个月,为的就是保障疫情期间不断药。此外,经现代研究证实能改善心衰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对慢性心衰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的中成药,也应该坚持长期服用,如:麝香保心丸。2、避免感染慢性心力衰竭出现急性加重的首要原因就是感染,而最常见的就是肺部感染。冬春季节是呼吸道感染高发时期,因此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呼吸道感染首当其冲。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要尽量避免外出,室内勤通风,外出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3、心理疏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程长,患者易于出现心理疾病。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需要长期居家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趋于停滞,加上患者由于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惧,会产生明显的焦虑状态。由于慢性心血管疾病的特殊性,除了心脏器质性病变的治疗之外,社会心理因素在慢性心血管疾病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信谣、不传谣,在家期间要多与家人沟通,相互鼓励,相互心理支持,和睦共处,转移注意力,尽量避免情绪激动、焦虑、抑郁等情况。若有心理疾病严重的患者,目前各大医疗网站有针对疫情开通的心理咨询网络的服务。4、适当运动慢性心力衰竭的日常活动中要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但研究表明适当的运动有利于提高运动耐量,长期坚持则可减少交感神经的活动。在防控疫情期间,适当的室内运动既有利于心力衰竭患者提高运动耐量,减轻压力,舒缓焦虑,改善睡眠,还有利于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运动方式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方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强度不宜过大。5、饮食调摄慢性心衰患者要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膳食应达到全面,均衡营养的要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建议适当食用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食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不可听信偏方和食疗可以预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说法。6、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习惯至关重要。熬夜,不规律的作息会使得机体内分泌节律紊乱,损害机体正常免疫力,同时也应当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在冬春之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还应当注意防寒保暖,注意昼夜温差,及时增添衣物,切不可给病毒以可乘之机。-nCoV可能累及心血管系统,既往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感染中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因此一定要加强防护避免感染,规律二级预防以及监测症状和生命体征,提高警惕的同时还要放松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提到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早日战胜疫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qjfy/4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