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支气管炎,你了解吗???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于感染或者是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本病临床上以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一般患者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或者以上的时间。本病病程比较长,气道慢性的炎症反应会使气道受到损伤,容易发展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阶段,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甚至引起右心功衰竭,出现腹胀、乏力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主要病因
1.感染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
2.吸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吸烟者的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4~5倍,并且发病率随吸烟的年限及吸烟量的增加而升高。
3.过敏因素内源或外源性抗原可以引起迟发或速发型变态反应,使支气管痉挛并导致组织损害和炎症。尤其是对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过敏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临床表现
1.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般逐渐有慢性咳嗽,以早晨起来和夜间睡觉时咳嗽最为显著,随着病情发展,后期一直伴有咳嗽、咳痰不停,冬春加重。
2.咳痰慢性咳痰会出现有白色的泡沫痰或者浆液性的痰液,或者是青色的痰液,少数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一般在早晨起来的时候痰液相对比较多。部分患者的发作以呼吸道急性感染为前驱,此时可能出现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等,继而咳嗽、咳痰显著加重,痰量增加,痰变黏稠或黄色脓性,少数还可见痰中带血。
3.喘息、气促、胸闷由于气道痰液比较多时会使气道受阻,出现有喘息、气促、胸闷的症状,尤其是活动后更加明显。当患者伴随有支气管哮喘时喘息更为明显,而发展到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气促的症状更为显著。
治疗措施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1.控制感染
多依据患者所在地常见病原菌经验性地选用抗生素,如果能培养出致病菌,可按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2.镇咳祛痰
用复方甘草合剂10ml,每日3次;或盐酸氨溴索30mg,每日3次。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或其合剂等。
3.平喘
有气喘者可加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氨茶碱0.1g,每日3次,或用茶碱控释剂;或受体激动剂吸入。
缓解期治疗
1.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
2.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3.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部分患者或可见效。
中医治疗
1.辅助按摩按摩咽喉下边的天突、华盖穴,后背大椎、定喘穴,两乳中间的膻中穴,脐下的气海、关元穴。每天1次,每次每个穴位按摩2分钟。
2.刮痧疗法用刮痧板刮后颈部的最高骨下的大椎、风府、肺俞,刮至起痧,或刮肘部的曲池、尺泽穴,每日1次。
3.拔罐疗法先拔咽喉下的天突穴、两乳中间的膻中穴、肩下的中府穴,留罐15分钟。或者患者呈俯卧位,拔大椎、肺俞、肾俞穴,留罐25分钟,每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1、饮食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定时定量,避免因身体肥胖而影响呼吸功能。多饮开水,使痰液稀释,呼吸道通畅。
2、戒烟,避免吸入煤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
3、腹式呼吸:初练时取坐位,放松肩背,先呼后吸。用口呼气,呼气时轻轻收腹;用鼻吸气,吸气时胸、腹部放松,让腹部自然隆起。要轻松自如,不可屏气。开始时每次练习3——5分钟,一日练习多次。熟练后可在站立位和卧床进行,也可在行走中进行,逐渐养成腹式呼吸的习惯。
4、预防感冒。寒冷季节应注意防寒保暖,出门带口罩,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处。
5、根据祖国医学“冬病夏治”的原则,在发病季节前,服用一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如中成药“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或注射卡介苗、核酪等。
医院呼吸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服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