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新药来法莫林调研报告

一、基本信息

通用名

来法莫林/来氟米林

英文名

lefamulin

商品名

Xenleta?

化学结构

分子式/分子量

C30H49NO7S.79

药理

截短侧耳素类新型抗生素

原研

NabrivaTherapeutics

国外上市

FDA:年8月19

欧盟:年7月27

口服和静脉均获批准

剂型及规格

静注EQMGBASE/15ML(EQ10MGBASE/ML)

适应症

由敏感微生物所致的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的成年患者

用法用量

注射剂必须在mL的10mM柠檬酸盐缓冲0.9%氯化钠溶液中稀释后才能使用,2次/d,每次静脉输注60分钟,治疗周期5~7d

注册分类

3类

总结

1.肺炎发病率呈每年上升趋势,传统抗生素不断出现新的安全问题,临床亟需新抗生素出现

2.本品作用机制新颖,诱导耐药发生的可能性低,市场前景良好

3.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本品非劣效于莫西沙星,且耐受性良好,两者相似

4.相关体外研究显示,本品对肺炎支原体效力与阿奇霉素相当,对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的效力优于所有其他类型的抗菌药

5.本品静脉给药较口服安全性较好

6.化合物专利年到期

7.原料药不易得

二、临床情况

2.1作用机制

Xenleta是截短侧耳素类新型抗生素中的第一款,属于一种创新型药物,其靶向蛋白的结合位点与其他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该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肽基转移酶中心特异性结合,抑制细菌蛋白合成,从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作用机制新颖,诱导耐药发生的可能性低。

2.2临床指南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基层合理用药指南(年版)》推荐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治疗原则如下图所示。一般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阿奇霉素或四环素类如多西环素,病情严重患者以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备选方案。

2.3临床研究

2.3.1有效性评价

来法莫林Ⅲ期临床(LEAP1)试验是一项全球非劣效性试验,旨在评估来法莫林治疗CABP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这项双盲研究中,成人患者按1:1随机分配,分别酶12h静脉注射mg来法莫林或酶24h静脉注射mg莫西沙星。静脉滴注6次后,如果符合预定的改善标准则可以改用口服治疗。如果怀疑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利奈唑胺或安慰剂需要分别加到莫西沙星或来法莫林中。LEEAP1研究中,FDA规定主要终点是首剂用药后72~h,患者早期临床症状的改善。欧洲药物管理局规定主要终点是给药结束后评估5~10d的治疗有效性,如果两侧95%CI的下限大于-10%,则为非劣效性。结果显示,来法莫林在早期临床反应和有效性方面不逊于莫西沙星。(NCT)

2.4不良反应

来法莫林长期使用也会导致与其他所有抗菌剂一样的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艰难梭菌产生的毒素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抗菌药物可能对其无效,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手术。临床研究显示,来法莫林和莫西沙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较低且相似。

此外,口服给药相比注射给药出现胃肠道反应更多,来法莫林总体安全性良好。

2.5临床应用潜力

2.5.1临床需求

肺炎病例每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肺炎链球菌引起所有肺炎病例约36%可归为CABP。住院率提高,60%医院治疗。且CDC认为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已成为人们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qjfy/6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