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冬春季,都是流感的高发季节。近段时间,宁德市不少家庭的小孩、大人都出现了感冒、发烧等症状。医院了解到,目前我市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开始增加,流感逐渐进入高峰期。
1月21日上午11点半,医院内科门诊里大人、小孩的咳嗽声此起彼伏。记者询问数人得知,症状普遍都是头晕、头痛、发热、咳嗽。虽然临近下班时间,但前来就诊的病人数量并没有减少。
医院质控科科长兼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副主任邓新宇:
流感的话全身症状更重,比如说会有头痛、关节痛,发烧的体温一般到38.5摄氏度以上,特别是伴有一些胸闷、气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重症病例的发生。对于一些高危的人群,儿童、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还有一些孕妇发烧的话,我们要特别重视。
儿童的卫生习惯没有我们成人那么好,尽量少在公共场所接触一些像门把手、电梯的扶手等少接触,孩子和孩子最近这段时间,(减)少拥抱这种很近距离的一种密切接触。如果是有这些情况发生,自己个人卫生一定要及时做好,一个是要洗手,一个是更换衣服。
据了解,近期流感流行范围广,其特点为快速高烧,不易退烧,退烧后再次发热;发烧后转入咳嗽期,持续时间长;患者以儿童居多,成人以咽部症状为重,伴头痛和周身不适。医生建议市民远离拥挤人群,外出时注意保暖,佩戴口罩,有条件的情况下多锻炼身体。同时,在室内,室温一定不要过高,最好不超过25摄氏度,每3小时应通风15分钟。如果已经患上流感,需要防止家庭或办公室交叉感染,并及时就医,不要因此诱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在福鼎市,近期因发热、咳嗽、医院就诊的患儿也出现急速增多现象,医院,夜间小儿急诊高峰期达到一百多例。目前,儿童住院部两个病区54张床已全部住满,临时增加在走廊外的床位也达到了四十几张。
医务人员提醒,流感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肝肾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心肌炎、肺炎等,但最初的症状大多是发热、咳嗽。因此,市民除了患病后及时接受治疗外,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在每年的秋季接种流感疫苗。
延伸阅读
分不清流感和普通感冒?
小编带你温习一下——
流感VS感冒
普通感冒是由其他病毒或者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少部分为细菌感染所致,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大多是散发,但不会出现大流行。普通感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注意休息、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还要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虽然大多为自限性,但部分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可发展至重症流感,简单点来说,得了流感,是“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由于流感病毒高度变异、人群难以产生持续稳定的免疫屏障,因此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出现大面积传播。
流感抗病毒治疗时机:
发病48小时内
流感高发人群?
下列人群,一旦感染流感病毒,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是流感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1.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2.年龄≥65岁的老年人;
3.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4.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大于30,BMI=体重(kg)/身高(m)2];
5.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
则为重症病例:
1.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痰,或胸痛;
2.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3.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4.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5.合并肺炎;
6.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该尽早就近就医,尤其是具有重症症状或重症高危因素的人群。
预防的流感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流感真的防不胜防?还有这一招——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推荐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孕妇、6月龄以下儿童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慢性病患者和医务人员等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主要预防措施: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勤洗手;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防流感误区
偏方一:捂汗法
流感初期,一些患者有怕冷、发热的症状,轻微发汗可以缓解症状,但捂汗多了机体会削弱对病毒的抵抗力。中医有句话叫作“气随汗脱”,大量出汗反而不利于健康,只会使身体更加虚脱,加重病情。所以,用捂汗来防治流感的方法不仅无益反有害。
偏方二:喝板蓝根
板蓝根并非预防流感的特效药,而且板蓝根味苦性寒,易伤脾气,因此不宜长期服用。此外,脾胃虚寒的老人、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以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偏方三:洋葱、熏醋能消毒
虽然葱蒜能抑制细菌,但其对空气中的病毒作用微乎其微。醋熏房间对某些人群不仅不能防病,还有加重病情的危险。而且挥发的酸性气体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浓度过高、时间过长,在熏蒸的过程中会让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病人的病情发作或加重,严重的甚至会灼伤上消化道黏膜。尤其是对于小孩、老人和哮喘病人等群体,用熏醋防病实在是得不偿失。
偏方四:服抗生素
抗生素对抗细菌感染有效,而流感是病毒引起的,所以服用抗生素不适合。
偏方五:服维生素C能预防流感
维生素C并没有预防流感的功效。大量研究证实,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并不能降低感冒的发病率,更不能预防流感,甚至可能会增加肾脏负担。
来源:闽东新闻联播、中国网中国国情、华西社区报、网络
免责声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