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乔治rdquo的新生日

一份特殊的新生日记

大家好,我是小乔治!调皮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乎没跟爸妈商量便提前降生了!这可苦坏了我亲爱的爸比妈咪,好在身边有很多好心的“爸爸妈妈”在帮助我,为我而忙碌。她们怕我冷,将我放入一个水晶宫似的玻璃房子里,那里面好温暖、好舒服,就像回到了妈妈的肚子里。在“爸爸妈妈”们的帮助下,我终于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觉了。接下来给大家看看我的新生日记吧!

小乔治的“新家”

6月5日,我终于出生啦!但是我在妈咪肚子里只待了34+2周,是一名体重才g的早产儿!在医生专家们的会诊监产下,我诞生得很顺利,常规检查处理后,就紧急送往了我接下来生活了二十多天的新生儿科!

小胳膊小腿的我成了全科室的VIP!虽然名头好听,但也是阿姨们付出心血最多的崽!我的管床医院进修回来的李黎医生,是个工作细致认真,业务能力很棒的漂亮阿姨。因为早产儿要经历三大关:呼吸、感染、喂养,所以李黎阿姨一直反复强调着我的特殊护理,包括早期对暖箱温度及湿度的把控、对皮肤完整性的护理、预防感染、避免反复有创性操作、早产儿早期干预护理、肺保护性策略的有效实施、系统的肠内外营养管理等等。

我刚住进新生儿科的时候,出现了体温不升的情况,阿姨们积极采取保暖措施:在我的暖箱里,特意用毛巾围成鸟巢形状,模仿着妈妈子宫环境,让我很有安全感!

虽然我其他生命体征暂时平稳,但也不能大意,因为新生儿出生前24小时是病情变化动态发展最快的时候。这不,下午5点半的我经皮测黄疸值为7.2mg/dl,高于正常刚出生的宝宝,就这样我开启了蓝光之旅。因为个小,又是早产,我的血糖在刚开始的几天不是很稳定,在医生护士阿姨的帮助下,我得到了静脉营养的支持,这一切都使我能够健康成长。

小可爱勇敢“闯关”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在呼吸这个关卡中没出现特殊的病情变化。阿姨们正感叹我生命力顽强的时候,经不住夸奖的我开始出现喂养耐受的问题。我不仅不能像正常新生儿一样增加奶量还出现了24小时不通大便的情况。医生阿姨只能尝试缩短喂奶间隔时间,从3小时吃奶改为2小时一次,同时进行一些基础的静脉营养支持,以保持我日常所需热量。因为早产儿的肠道发育问题,护理起来需要更加细致,腹胀情况、是否溢奶吐奶、肠鸣音是否正常,都成了护士小姐姐的日常观察重点。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需要灌肠帮助我排便,当然能够自主排便更加有助于早产宝宝的肠道发育。

就这样在护士小姐姐和医生阿姨的细致呵护下,我已经在新生儿科小住十来天,大家感觉一切好像都是这么平稳,小体格的我却不争气了——出现低热,肛温38度。好在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早已在阿姨们的脑海里有过预演,她们立马做出应对措施,有惊无险,我还是那个安静的小可爱~

护士阿姨的值班日常

看着护士阿姨们周而复始、不厌其烦地重复着每天琐碎却细致的工作,除了感动也有些许心疼,她们大部分都是花季般年纪,没有生育经历却如同母亲般无微不至地照料着我们这群可爱却娇弱的宝宝。

每当她们交接班的时候,此起彼伏的婴儿求食声传来,我知道,又要开始“打仗”了。环顾一周,你可以发现每个温箱里都睡着宝宝,墙上的监护仪都在运行,还有多台微量注射泵正在运行,甚至还有呼吸机在嗡鸣中运转,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特殊的注意事项...

接班中的她们毫不含糊:检查大小便情况、看屁屁皮肤、触摸四肢的温度、查看输液速度及肢体情况、询问及交待进食情况、沐浴情况、溢奶情况……细致和认真的程度,是我无法形容的。啼哭声及“崽崽,别哭噢,马上就喂你”充满了我的耳朵,我真的佩服她们的耐心,这么多小宝宝,一个班下来,难到她们就不累吗?每个家庭三四个人照顾一个宝宝都有累得打盹的时候,但是看着她们却是乐此不疲。

只见俩护士阿姨在一个个的轮流喂奶、换药、换尿片……“你看看4床的屁屁红不红?需要涂点鞣酸软膏不?”“6床有点溢奶,喂的时候慢点,喂完了记得拍拍背。”“11床要测血糖了。”“7床能吃到50ml了,要把奶量改了。”“到点记得给13床上Q12h的药。”“对了,1床明天早上记得禁食,要做B超。”……只听俩个人在互相提醒,生怕漏了哪个宝宝的治疗和护理。我们这些小调皮常常喜欢闹着玩,阿姨们刚在照顾这床宝宝,其他床的宝宝就开始小调皮了,让护士阿姨们应接不暇。还好我是个安静的乖宝宝,也算是对阿姨们最大的支持了吧!嘻嘻~

顺利出院健康成长

喜大普奔的好消息:6月26日,我终于可以出院回家了~看着大家的笑脸,我也不自觉嘴角微微上扬。爸爸妈妈,请接招,你们的小可爱前来报到!你们任重而道远噢,我也会和你们一起加油长大的!爱你们~

我院产科和新生儿科共同谱写了生命的奇迹,带着大家的祝福和期望,小乔治父母顺利将小乔治接回家中。

小乔治医院救治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历史,标志我院新生儿救治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新生儿及早产宝宝护理细节

1.洗澡

洗澡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喂奶前后一个小时,洗澡前要关上门窗,避免有风直吹宝宝。室温在26~28℃,水温在38~40℃比较适宜。在给宝宝洗澡的整个过程中,爸爸妈妈的动作要轻柔、利落,注意不要损伤宝宝的皮肤,也不要让宝宝受凉。洗完澡,立即用大浴巾包裹宝宝的身体,吸干宝宝身上的水分,然后再根据宝宝的情况,给宝宝做一会抚触,再给宝宝穿上衣服。如果是冬天,最好给宝宝带上一顶小帽子,半个小时后,可以给宝宝测量体温。

2.睡眠

为了帮助宝宝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父母需要根据宝宝的活动规律、睡眠周期、医疗和喂养需要来制定一天的计划,尽量给宝宝提供完整的睡眠时间。在宝宝睡觉时,应该用毛巾或者浴巾滚成长条,沿着宝宝身体四周包绕着宝宝,让宝宝有在妈妈怀抱里的安全感,有助于尽快入睡。另外,在宝宝睡眠时,要尽量减少噪音、光线的刺激,同时不要经常移动宝宝,换尿布、喂奶等最好集中操作,以免频繁打扰宝宝。

为了更好的照顾宝宝,最好把宝宝的小婴儿床放在父母的床旁边。在宝宝睡眠时,旁边一定要有人观察宝宝的睡眠状态。

3.服用药物

由于早产宝宝出生时发育不成熟,尽管出生后的治疗手段会促进器官功能逐渐成熟起来,但仍然会存留一些问题。比如:贫血、骨发育不良(如早产佝偻病)、慢性肺功能异常(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力发育异常(如早产儿视网膜病)等。由于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宝宝出院回家后,会服用一些药物。给小婴儿用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医生的指导下,一些药物可以随奶同时喂入,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服用。对于吸入药物,应在喂奶前服用,以免造成呕吐。

4.抚触

抚触时间要选择在宝宝身体状况相对良好,吃奶前后1~2小时清醒时进行,每天1~3次,每次10~15分钟。室内温度最好在24~26℃。抚触时,要注意和宝宝有眼神的交流,可以播放一些柔和、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和宝宝说说话、哼哼儿歌。另外,还要注意抚触的力度轻重适宜,在宝宝适应后,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力度,但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表情,看他是否很享受。抚触一定不要干扰宝宝的睡眠。

5.生长发育检测

出院后定期的生长发育监测对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干预和治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早产宝宝在完成追赶性生长之前,建议每半个月至1个月到早产儿出院后指导门诊找专业的医生定期监测体重、身高和头围,同时在不同阶段对神经发育进行评估。

6.视力、听力筛查

在宝宝出院前,医院应进行第一次听力筛查。家长一定要向医生咨询结果。如果筛查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若已通过筛查,家长也应注意宝宝对声音的反应。如存在任何疑问,都应进行再次听力筛查或诊断性评估。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现已有明确规定,对出生孕周小于32周、体重小于g的早产宝宝,于出生4~6周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宝宝日后视力异常的出现或减轻视力异常程度。

7.行为发育监测

早产宝宝出生后脑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定期请具有指导孩子生长发育经验的医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只要宝宝在出生后一个月内不存在脑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以及其他遗传性病变或严重脑损伤,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后,宝宝的行为、认知与足月出生的宝宝不会有很大差别。

新生儿科

我院新生儿科位于内科大楼四楼,设床18张,拥有进口呼吸机、监护仪、新生儿暖箱、蓝光治疗仪、辐射台、新生儿经皮测疸仪等多种设备,主要收治非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早产儿,可以治疗新生儿胆红素血症,肺炎、脐炎、腹泻、败血症、颅内出血、窒息复苏后等新生儿疾病。科室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级各类医护人员近4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0人。科室团队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业务精湛,全心全意为新生儿服务,24小时精心照看着宝宝,实行无陪护制度,所有治疗护理由专业护理人员承担。

新生儿科-

儿科医生值班-

医护人员风采↓

科室设备↓

供稿:儿科任理

人民对美好医疗的向往,

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编辑:王小田

初审:邹芬芳

审核:吴超邓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qjfy/6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