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牛奶过敏要注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MILK

牛奶过敏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营养丰富、鲜香美味的牛奶对严重过敏患儿而言,好似“毒药”,严重者可以危及生命。生活中常发生一些十分惊险的牛奶过敏事件,如1岁左右的宝宝舔食米粒大小的奶滴后,立刻全身皮肤瘙痒、起红疙瘩、面肿嘴肿,继而不省人事;有少年外出游玩,渴了喝水,不料杯子盛过牛奶未洗净,诱发咽部刺痒、有异物感、呼吸困难,不得不进行急救。

大部分过敏患者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好转,约50%的牛奶过敏患儿在5岁至6岁时会发生耐受,但仍有部分牛奶过敏严重者不易发生耐受,少数甚至会持续至成人阶段。

食物过敏因素众多

造成儿童牛奶过敏的主要成分是牛奶中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β-乳球蛋白、α-乳清蛋白、牛血清蛋白和乳铁蛋白,而这些牛奶蛋白也可能经由哺乳期妈妈的饮食出现在母乳中,这就意味着牛奶过敏可能会发生在各种喂养方式的婴儿中,包括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加配方奶粉)和配方奶粉喂养。

目前牛奶过敏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已有研究显示,食物过敏的风险因素众多,包括家族遗传、过度清洁、肠道菌群失衡、食物暴露的时间与方式、维生素D缺乏、饮食营养失衡、较多抗生素使用以及抑酸药使用增加等,这些都可能会增加食物过敏包括牛奶过敏的风险。

过敏反应累及全身

牛奶过敏常见反应主要累及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甚至全身。其症状表现为:

#

拒食牛奶,进食后哭闹;

#

突发性或迟发性的皮肤瘙痒,皮肤黏膜红肿、渗出、斑块;

#

反复呕吐腹泻、发育迟缓、营养不良;

#

急性的严重呕吐、面色苍白、倦怠昏睡、腹泻伴水样便、血性便或黏液便;

#

咽刺痒、咳嗽、咽喉水肿、喘息、肉耳可闻的哮鸣音、呼吸困难;

#

严重者会出现低血压、呼之不应、休克等。

大多情况下,严格规避牛奶食品2至4周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进食牛奶会再次出现过敏反应。由于人们并不能预见牛奶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因此牛奶过敏患者应尽早到专科门诊就诊,及时得到相应的专业指导与干预。严重过敏患者应随身备好急救药物,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就医。

耐心观察过敏反应

牛奶过敏诊断、治疗和管理有着一系列的化验、检查和试验方法,不能仅凭一次就医速战速决。因此,患者及家属详细观察并记录相关病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往往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诊疗线索。比如,某牛奶过敏患儿患有特应性皮炎,家长发现孩子使用某种护肤品润肤后,非但没能起到保护作用,反而越用皮疹越重,后来查阅配方发现该护肤品中含有牛奶成分,及时停用并改成其他专门适用于牛奶过敏患者的保湿护肤品后,就没有再出现皮疹加重等不良反应。

牛奶过敏诊断一经确定,过敏患者应遵医嘱,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饮食规避或者替代方法,同时应注意保障满足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定期复查随诊,对症治疗,以便尽早判断耐受的发生,及时恢复正常饮食。

儿童脱敏治疗中心简介

湖里区妇幼保健院儿童脱敏治疗中心成立于年5月,为厦门市区级妇幼保健院中首医院。我院脱敏治疗中心由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眼科等多学科联合组建。目前设有过敏性疾病专科门诊,过敏原检测室,标准化免疫(脱敏)治疗室等。

脱敏治疗中心开展的检查项目有:

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总IgE、肺通气功能、上下气道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

开展的治疗项目有:

螨脱敏治疗(包含舌下及皮下给药)、口吸及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雾化治疗、抗过敏药物口服及鼻腔冲洗等治疗。

治疗的疾病有:

变应性(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湿疹)、过敏性结膜炎,已建立“防治结合、四位一体”的过敏性疾病治疗体系,包含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健康教育。

自脱敏中心成立以来已有数百位患者到我中心开始接受为期3-5年的脱敏治疗,经脱敏治疗后,患者的身体和生活品质将得到极大改善。

专家简介

谢勇儿科副主任医师

现任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委员,厦门市儿科质控中心委员,厦门市儿科常见病慢病管理中心委员,厦门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医院工作多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

擅长:儿童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小儿肺炎,睡眠呼吸障碍以及婴幼儿食物过敏、特应性皮炎,急、慢性荨麻疹等儿科过敏性疾病的诊治。

-

陈春艳儿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儿科工作20余年。

擅长:新生儿黄疸诊治,新生儿喂养及营养管理,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湿疹)、小儿内分泌性疾病(矮小症、生长发育、性早熟、肥胖症等)、遗传咨询以及小儿常见病诊治。

-

张志强儿科主治医师

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规范化培训3年,从事儿科工作10余年。   

擅长: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复呼吸道感染、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诊治以及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qjfy/92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