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传染性胸膜性肺炎是一种呼吸道寄生菌,主要存在于患病动物的肺部和扁桃体,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气温剧变、潮湿、通风不良、饲养密集、管理不善等条件下多发,一般无明显季节。
1
▼
临床症状
1.1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并可在无明显征兆下死亡。病猪体温升高达41.5℃以上;精神萎顿、食欲明显减退或废食,张口伸舌,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势;口鼻流出带血性的泡沫样分泌物,鼻端、耳及上肢末端皮肤发绀,可于24~36小时内死亡,死亡率高。
1.2急性型: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废绝,体温40.5—41℃;呼吸困难,喘气和咳嗽,鼻部间可见明显出血;整个病情稍缓,通常于发病后2~4天内死亡,耐过者可逐渐康复,或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1.3亚急性或慢性:常由急性转化而来,体温不升高或略有升高,食欲不振,阵咳或间断性咳嗽,增重率降低。在慢性感染群中,常有很多隐性感染猪,当受到其它病原微生物侵害时(如肺炎霉形体、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蓝耳病病毒),则临床症状可能加剧。
2
▼
药物预防
根据近来国内外的用药情况及药敏实验结果,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头孢噻呋、替米考星、氟甲砜霉素、先锋霉素、环丙沙星、单诺沙星、恩诺沙星、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较敏感。金霉素与泰乐菌素的联合用药在临床上使用也较多。
对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发病猪,可用首选药物进行口服和注射同时给药,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未发病猪群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给药,先用治疗剂量给药数天后,改用预防量给药数周或数月可控制此病的发作。
在本病的防治过程中,对用于预防的药物应有计划地定期轮换使用,最好做药敏实验。
3
▼
综合防治
注意预防伪狂犬、猪瘟、蓝耳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
这些疾病或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或破坏猪肺脏的防御功能,从而使猪只对APP的易感性增加,因而一定要做好这些疾病的免疫预防工作。猪舍及环境均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减少猪的应激,改善和加强饲养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有效预防此类病的发生。
文字:冯胖胖
播音:耿健、冯胖胖、英琪
歌曲:倔强
-END-
冯胖胖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