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怎么治才好呢?
前言
我们都知道女性每个月都有一个生理周期,然而生理周期这个期间女性的身体免疫力会变得特别差,如果不注意就容易引发一些妇科疾病,虽然很多女性认为妇科疾病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会导致女性出现月经不调或者不孕的现象,这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就是最为常见的妇科炎症。
概括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
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
慢性盆腔炎附件炎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女性内生殖器官中,输卵管、卵巢被称为附件。附件炎是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但输卵管、卵巢炎常常合并有宫旁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且在诊断时不易区分。在盆腔器官炎症中,以输卵管炎最常见,由于解剖部位相互邻近的关系,往往输卵管炎卵巢炎、盆腔腹膜炎同时并存且相互影响。
症状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不育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黏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
体征
一般体征:子宫多后倾、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或输卵管增粗压痛;或触及囊性包块;或子宫旁片状增厚压痛等。
(1)若为子宫内膜炎,子宫增大、压痛;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的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
(2)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
(3)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骶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
附件炎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急性附件炎最常见的两大症状是发热与腹痛,发热可高达38℃以上,并可伴有寒战。腹痛多表现为下腹部双侧剧痛,按压疼痛加剧,有时一侧下腹较另一侧痛感更重。慢性附件炎则无明显发热与腹痛,仅仅感觉到腰部酸胀或不适,或小腹坠胀和牵扯感,时轻时重,伴有白带增多、月经失调等症状。少数患者只有腹胀、腹泻等肠道症状,或出现尿频、尿急等尿路征候,容易使你想到肠炎或尿路感染,而使真凶漏网。
病因
慢性盆腔炎:
1.免疫因素
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亦可导致炎症的发生。
2.病情迁移
急性盆腔炎如未得到彻底治疗,病程迁延而发生慢性盆腔炎;也可能由于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病原体以大肠埃希杆菌为主。
3.衣原体感染
患者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而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
4.病理改变
部分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遗留的病理改变,并无病原体存在。
5.产后、流产后以及妇科手术后
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人工流产等各种对盆腔有一定损害的手术及侵入性检查,或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可导致生殖道黏膜损伤、出血、坏死,导致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上行感染。
6.与性活动及年龄有关
盆腔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妇女,尤其是初次性交年龄小、有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
7.下生殖道感染
下生殖道的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以及细菌性阴道病可以通过下生殖道与盆腔的连接,进而导致盆腔炎症的发生。
8.性卫生不良
由于在经期进行性行为,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盆浴等,均可使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炎症。此外,不注意性卫生保健、疏于进行阴道冲洗者,盆腔炎的发生率高。
9.慢性盆腔炎(PID)急性发作
PID所致的盆腔广泛粘连、输卵管损伤,输卵管防御能力下降,易造成再次感染,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附件炎:
附件炎是致病微生物侵入生殖器官后引起输卵管、卵巢感染的常见疾病。此病未婚、已婚女性均可发生,临床上常与盆腔结缔组织炎相伴发生。附件炎可使输卵管闭锁,导致不孕,诱发其他并发症。
主穴:关元、中极属任脉,冲脉起于关元,益精血,养冲任,中极通于胞宫,为血中之气穴,可调畅胞脉,气行血畅而病愈。
配穴:远端取脾经,胃经的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三阴交为足三里交会穴,与足三里可益气养血,健脾利湿,调生化之源,与关元,中极宫调下焦,为妇科要穴。
疗程运用:
1.灸理堂暖宫回春粉和黄酒调成糊状,外涂主穴区域,用灸理堂大灸仪对准灸。每次病灶反复灸疗45-60分钟左右。
2.周期3个月,前期连续7天,后续每周2-3次。
3.月经期间不能施灸。
4.排卵期用灸理堂妇科保健贴1-2盒,连用3个月。
5.灸理堂大灸配合妇科炎症秘方药粉(暖宫回春),有特好的温热功能:
1):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
2):提高新陈代谢,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退。
辛微温,熨灸,作用面积大,热力较集中,且渗透力强。
扫码我就亲你一口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