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人是气、形、神的统一体,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人体有多个组织器官,五脏六腑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五脏贮藏精气,六腑管理消化与排泄。如果把人体比做一个鱼缸,五脏六腑是就是11条鱼。
基础知识补充脏: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人的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
腑: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包括: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
当然,除了五脏六腑外,人体还有其他组织器官,如脑、骨、扁桃体、阑尾等等,这些可以被视作一条条小鱼。
对于鱼而言,什么决定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呢?很显然,就是水。同样的道理,人体各组织器官或者部位的状态也和人的体液环境(主要是血液)息息相关。
如果鱼生病了,那么就是水的原因;如果人身体的器官出现了症状,那么血液一定会有问题。这一点,医院的人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比如我们的心脏,肾脏或者其他器官出现了问题,医院都会给我们查血,因为血液的各项指标能说明我们身体的问题。
鱼生病了该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当你发现鱼缸里的鱼出现了不良状况,那么可供你选择的方案有:
1.往鱼池里撒对应的药;
2.把有问题的鱼扔掉;
3.把有问题的鱼成健康的鱼;
4.换水。
这几种解决方法,相信决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四种,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前三种方法比较愚蠢。然而,在我们自己的身体出现了状况时候,医院的解决方式恰恰就是这三种,根据病情的轻重来选择。下文中我们来分析一下,西医对应的三种治疗方法。
1
撒药往鱼缸里撒药,或许能够挽救这条鱼,但是其他原本健康的鱼却因此倒霉了。同样的道理,当你为了身体上的某个部位的不适而去吃药时候,身体的其他部位当然也会受到药物的影响,有些比较明显,有些可能不太明显,难以短时间内被察觉。
比如有一种药,对慢性肺炎有比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是服用一段时间后身体会虚胖,这就是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可能并不能了解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药品经血液循环流经全身,身体的器官都浸泡在药剂溶液中了。
2
扔鱼扔掉有病的鱼,鱼缸里所有的鱼看起来都是健康的了,但是问题解决了吗?如果最根本的问题——水质量问题没有得到解改善,其他的鱼迟早也会出现问题的。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做过切除手术,将那些暂时不会影响到生命的脏器,比如阑尾、胆囊、子宫等切除,这就相当于把小鱼扔掉。但是人体的内环境没有得到改善,其他器官不久之后也一定会出状况。
3
换鱼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人做心脏、肝脏或者其他器官的移植手术,这就相当于换鱼。一般换完脏器以后,很多人活不过三五年,有的甚至三五个月也熬不过去。
道理很简单,换来的新器官,浸泡在有问题的血液中,能长时间存活,就是奇迹。能活个十年八年的,可以被称为奇迹了,很多人因此觉得这就很幸运了,但是却没有想过,如果没有得这个病,再活几十年都是正常的。
医院为什么要这样治病?
看了上面的文字,可能有人会很疑惑,医院要用这样的方式对待病人呢?难道是医生不懂这些道理?绝对不是这样,医院都是按照西医的方式来诊断和治疗。
中医和西医最大的区别在于宏观与微观的区别。中医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注重的是整体的和谐,强调内在调理而非治疗。而西医仔细入微,从病灶入手,以解决病症为主。
西医的科室分明,每个科室负责一个部位,医院就医的时候,医院会根据情况把我们分到相应的科室,也就是鱼被交给了专业人士去处理。
这里我们以五脏为例,把五脏当作五条鱼,颜色各不同。
基础知识补充中医认为,五脏、五行与五色对应为:
肺——金——白
肝——木——绿
肾——水——黑
心——火——红
脾——土——黄
红色的鱼出现了问题,就交给了心脏科家,黑色的鱼出现了问题,就交给肾病科专家。各科专家只负责把交给自己的鱼治好,其他的几条鱼的情况就不在他的职责之内了。
所以对医生而言,打针吃药(撒药),或者移植器官(换鱼)都是解决问题的正常方式。显然,西医的这种治疗方式,治标不治本,暂时的好转之后,必然会有更多的问题出现。
而中医就不同,不做器官切除或移植,不扔鱼,不换鱼,而是从调理身体状态入手,改变身体组织器官的生存环境,也就相当于改善水质。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见过不少这样的情况,患者的某个病症调理好之后,身体的其他小毛病都没有了,睡眠好了,皮肤比以前好了。这是因为身体的大环境好了,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受益了。
鱼缸里的水脏了,会引起鱼的各种病,但是不管什么病,及时换水都能改善。这就是为什么中医和养生馆,在不用体检的情况下就可以把病调理好,而且用种类不多的产品调理很多病症,医院里治疗不好的病,却能调理好。如果懂了这个道理,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怎样调理身体?
1
减少坏习惯鱼缸的水变脏,是因为换水不及时,鱼的排泄物污染了水。而我们身体的不良环境,是由自己的不良习惯引起的。熬夜、抽烟喝酒、不健康的食物摄入、不运动……这都相当于往鱼缸里扔垃圾。??
知道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那么就要尽量避免,停止或者减少这些习惯,将会有效减缓垃圾增加的速度。
2
培养好习惯要想获得健康,仅仅延缓损耗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用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去弥补对身体的伤害。早起早睡,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都是好的习惯,长期坚持,身体的状态会略有改善。
3
针对性的调理身体上出了病症,还需要借助外力来调理,培养好习惯只是最基本的条件。根据具体病症,坚持食用相应的食物或药品,做康复运动,将会大大加快恢复的速度。
病症是由长期的不良习惯导致的,十年,甚至几十年的坏习惯,换来了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所以调理身体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
声明:
1.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文字内容根据张大春老师演讲整理而成。
往期精彩回顾张大春演讲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