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雨濛金文婷
审阅:胡必杰潘珏
一、病史简介
患者男性,68岁、山东人,-05-28收入感染病科。
主诉:反复咳嗽5年余,加重伴发热3周。
现病史:
患者年起出现反复咳嗽,干咳为主,不伴发热,外院胸部CT报告两肺炎症(未见CT片子),未予特殊治疗。年8医院就诊,血常规及生化指标不详,查胸部CT(-08-06):两肺散在慢性炎症,两肺多发小结节灶;支气管镜检查:右中叶病灶刷检,涂片未见异型细胞,予头孢美唑+阿奇霉素治疗(疗程不详)后体温转平,但仍有反复咳嗽。-12-04随访胸部CT示右肺上叶和下叶新增少量斑片病灶,右肺中叶、左上肺舌段病灶与前相仿,未进一步诊治。
入院前3周劳累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Tmax38.2℃,咳嗽、咳痰较前加重,咳少量白痰,盗汗明显,自行服用阿奇霉素、疏风感冒片等药物4天无好转,医院。-05-08胸部CT示两肺炎症,WBC8.0*10^9/L,N76.2%,ESR32mm/h,CRP80.6mg/L,ALT/AST92.3/56.3U/L,痰涂片找真菌、痰细菌培养阴性,T-SPOT.TBA孔/B孔2/2、GM试验、G试验、肿瘤标志物(Cyfra/NSE/AFP/CEA/SCC)均阴性。予莫西沙星+美洛西林抗感染治疗14天,体温转平,但咳嗽、盗汗症状无好转,痰少不易咳出。
-05-22复查WBC5.8*10^9/L,N77.4%,CRP9mg/L,胸部CT示双肺病灶较前略增多,调整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6天。仍咳嗽,就诊我院,为进一步治疗,-05-28收入我科。
自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可,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否认吸烟史;否认慢性病史;年曾因腹股沟疝于外院手术。
二、入院检查(-05-29)
体格检查:
T:36.4℃,P:84次/分,R:20次/分,BP:/72mmHg
身高cm,体重65k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胸廓无畸形,心脏各瓣膜区未及杂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未及干湿罗音,全腹软,无压痛、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4.57*10^9/L,N69.8%,Hbg/L,PLT*10^9/L;
炎症标志物:ESR8mm/H;hsCRP0.7mg/L;PCT0.04ng/mL;
生化:Alb46g/L,ALT/AST:31/28U/L,sCr:61umol/L;
糖化血红蛋白15.8%;
免疫球蛋白E:32IU/mL;
细胞免疫:正常范围;
肿瘤标记物:CA、proGRP、SCC、AFP、CEA、CA、CA、PSA等均阴性;
T-SPOT.TBA/B:1/0;隐球菌荚膜抗原:(-);
EBV-IgA,IgM(-);CMV-IgG(+),IgM:(-);
ANA、自身抗体谱、ANCA均(-);
甲状腺功能:fT3、fT4、sTSH:(-);
血气分析:pH值:7.43,PaO.0mmHg,PaCO.0mmHg,BE:1.0,SpO.0%;
辅助检查:
心电图:正常心电图
胸部CT(-06-02):两肺散在炎性病变,建议治疗后复查;左下肺小结节,建议随访复查。
心脏彩超(-06-05):静息状态下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
三、临床分析
患者老年男性,无明确免疫抑制基础,慢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长达数年。期间有几次短时间的发热、盗汗,血WBC正常,炎症标记物中血沉、PCT正常范围,发热期间测CRP有过升高,后恢复正常。胸部CT显示两肺斑点、斑片和结节病灶,3年内逐渐增加、扩大趋势。需要考虑以下疾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老龄、慢性病程,胸部Ct显示缓慢进展的斑点、斑片、结节影,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炎症标记物多正常范围,T-SPOT.TB阴性,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首先考虑。应当送检痰找抗酸杆菌,明确诊断需多次咳痰行分枝杆菌培养,必要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活检肺组织送检病理学检查,灌洗液及肺组织送检分枝杆菌培养。
肺诺卡菌病:常呈亚急性起病,免疫抑制宿主可急性起病,肺内表现为多发浸润阴影、大小不一的单发或多发结节,易出现空洞,半数肺诺卡菌病患者可合并包括脑、皮肤、骨骼等肺外表现。本患者胸部CT病灶以斑点和小结节病灶为主,渗出实变病灶少,而且病程较长,也无明确免疫抑制基础,无肺外病变表现,因此诺卡菌病可能性较小,明确诊断有赖于微生物和组织病理检查,必要时可借助基因测序技术(mNGS)。
肺结核:慢性病程、胸部CT所见病灶形态可符合结核表现,不过右中叶和左上叶舌段部位,结核少见。尤其是本例T-SPOT.TB结果阴性,同时病程长达数年但毒性症状不显著,因此结核可能性较小。
肺结节病:两肺多发斑点、斑片和结节病灶,持续时间较长,T-SPOT.Tb阴性,非感染性肉芽肿病变需要考虑结节病可能。但本患者系老年男性,肺门纵膈淋巴结不大,也未发现结节病肺外典型表现,因此本病可能性也不大。
四、进一步检查、诊治过程和治疗反应
-05-30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气管及各支气管管腔通畅,粘膜光滑,未见新生物。于右上叶后段灌入生理盐水30ml,回收液送细菌、真菌及分枝杆菌涂片和培养。透视引导下于右上叶后段阴影处行TBLB(活检5块)及刷检。术后病理报告“炎症性病变”。
刷检、咳出物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
灌洗液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涂片找细菌、找真菌:阴性;
肺组织涂片找抗酸杆菌:阴性;组织湿片找真菌:未找见;
灌洗液:普通细菌培养:正常菌群少量;真菌培养(-);
肺组织:普通细菌培养(-);真菌培养(-);
灌洗液和肺组织分枝杆菌培养:至-06-05出院前无生长。
-06-01咳痰细菌、真菌培养阴性;干咳为主,患者不愿雾化导痰,故未重复送痰检。
综合分析,考虑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鸟-胞内分枝杆菌可能大,-06-01起予试用抗NTM治疗:克拉霉素0.5gq12h口服+左氧氟沙星0.6gqd静滴+阿米卡星0.4gqd静滴(由于患者于外院曾有一过性肝损,故未选用利福平)。
-06-02复查胸部CT示病灶较外院CT片(-05-22)略有好转。先前已经用过含左氧氟沙星的抗感染药物6天。
-06-05复查血WBC4.38*10^9/L,ESR9mm/h,CRP1.9mg/L,ALT/AST31/28U/L。予以出院,继续克拉霉素0.5gq12h+左氧氟沙星0.4gqd口服治疗,嘱门诊随访。
出院后随访
-06-14支气管灌洗液分枝杆菌培养(05-30送检)结果回报:非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菌种鉴定为胞内分枝杆菌。
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疗后,患者未再发热,咳嗽、盗汗症状好转,遂继续该方案治疗。-07-24门诊随访,复查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灶均较前有吸收好转,继续该方案治疗。
后患者症状进一步改善,无特殊不适,-11-05门诊随访,复查胸部CT示双肺病灶进一步吸收好转。继续克拉霉素0.5gq12h+左氧氟沙星0.4gqd口服抗胞内分枝杆菌治疗。
年12月起停药观察,定期复查随访。
五、最后诊断与诊断依据
最后诊断:
胞内分枝杆菌肺病
诊断依据:
患者老年男性,慢性病程,以咳嗽为主要表现,3年内多次胸部CT影像学显示逐渐进展的两肺散在斑点、斑片、结节病灶,支气管镜检查病理为“炎症性病变”,支气管灌洗液培养为“胞内分枝杆菌”,予克拉霉素0.5gq12h+左氧氟沙星0.4g抗分枝杆菌治疗6个月,两肺病灶逐渐吸收,据此胞内分枝杆菌肺病诊断可以确立。
六、经验与体会
本例临床过程及胸部CT表现,属于比较典型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LD),在我院就诊后立即考虑本病并很快确诊。但医院诊治,从未考虑此病,反映我国临床医师对NTM-LD认知度普遍不足。文献报导,部分病例误诊为结核,长时间予以抗结核治疗。我国大陆地区疑似肺结核患者中,NTM-LD的比例占5.4-7.4%;疑似耐药结核患者中,NTM-LD比例甚至高达占30.7%。因此,提高对NTM-LD的警惕性和诊治能力,对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改善疾病预后十分重要。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NTM患病率最高,可能与潮湿温暖气候有关。引起肺部感染的常见菌种包括慢生长分枝杆菌中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与快生长分枝杆菌中的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
对于NTM-LD,并非一确诊就必须立即治疗。Hwang长期随访了韩国例鸟-胞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患者,其中23.6%的患者在未接受治疗情况下,持续保持病情稳定至少3年。对于一般情况良好、症状不严重、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选择先观察随访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需要抗NTM治疗。本患者病程中的2次发热伴入院前一过性CRP升高,考虑为合并急性呼吸道感染可能,但由于入院前6月内,呼吸道症状加重、双肺病变持续进展,因此认为具有抗NTM治疗指征。
根据年ATS/IDSA与年BTS的指南,对于非重症、大环内酯类敏感的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肺病患者的初始治疗,推荐每周三次给予大环内酯类联合乙胺丁醇及利福平治疗,治疗疗程为痰菌阴转后的12月。但对于是否选择大环内酯类药物、选择几联药物、间断还是每日给药以及治疗的具体疗程等问题,许多学者认为仍有待研究探讨。对于本例患者,由于存在对患者依从性及再次引起肝损的顾虑,在实验室培养结果回报前,选择了出院后每日一次克拉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患者耐受良好,并在半年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目前,国际指南和共识推荐对于接受抗NTM治疗的患者进行复查痰培养的微生物学评估指标。对于难以咳出痰的患者,可采用支气管镜检查行支气管肺泡灌洗,但此法有一定风险。如何评判治疗效果是值得探究的另一问题,研究中的评估方式包括胸部MRI与PET-CT等影像学、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评分、新型血清标记物及肺功能检查等。本例患者病初干咳为主,治疗后无痰,无法重复痰检,我们采用了复查胸部CT的影像学方法,很清晰地观察到了双肺病灶的明显吸收情况。
参考文献
[1]YuX,LiuP,LiuG,etal.ThePrevalenceof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linfectionsinmainlandChin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JournalofInfection,:S.
[2]Jingetal.Prevalenceof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Infection,China,–.EMERGINFECTDIS.;18(3):-.
[3]HwangJA,KimS,JoKW,etal.NaturalhistoryofMycobacteriumavium先天性白癜风怎么治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