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教你如何治疗和预防

白癜风最好的治愈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_4654498.html

据人民日报最新消息:

20日,北京市大兴区卫健委和广东省卫健委分别通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其中,北京大兴区确诊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例;广东深圳确诊1例。

北京大兴区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据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健康委员会1月20日消息,大兴区医疗机构接诊的两名有武汉旅行史的发热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经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及专家组评估,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目前无呼吸道症状,病情平稳。大兴区已对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目前无发热等异常情况。

国家卫健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患者为66岁男性,现居深圳,年12月29日赴武汉探亲,年1月3日出现发热、乏力等症状,1月4日返深后就诊,1月11医院隔离治疗。经省、市疾控中心采用优化后的检测试剂盒检测,呈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1月18日,标本送至中国疾控中心进行病毒核酸复核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19日,经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领导小组下设的诊断组专家,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版)》内容,对该病例进行评估确认,专家组一致同意将该病例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现患者病情稳定。广东省已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随访。

当前,广东省正全力救治患者,深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密切接触者跟踪管理,强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规范开展对可疑病例的监测、筛查、诊断治疗和处置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做好农贸市场管理,取缔违法售卖野生动物行为,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专家研判认为,当前疫情仍可防可控。专家提醒,目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提示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注意保持室内环境卫生和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到空气不流通或人流密集的公众场合活动,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不过大家也不要慌,这个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传染性并不强,目前没有出现人传人的案例,医务人员也没有出现感染。老百姓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有些恐慌,尤其是武汉的朋友,因为网上传言非典又卷土重来,非典的惨剧至今让人心有余悸。不过官方已经排除非典的可能,同时排除的还有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

那么武汉这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到底是什么引发的?我们且拭目以待。在安静等待消息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肺炎的。

看到这估计有一些中医黑又来攻击了,你就吹牛吧,中医能治肺炎?中医能杀死细菌病毒?笔者最不爱搭理这些无理取闹的人了,不知者无罪,不知者还狂妄自大就是有罪了,你杀你的细菌病毒去吧,我中医治自己的病去了,中医不杀细菌不杀病毒,照样治流感,而且治一个好一个。中医这些治疗流感的方子没有一样杀细菌病毒的,为什么能够治好流感?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说远一点,历史上发生了那么多次瘟疫,没有中医的贡献,你能活到现在?说近一点,当初非典死活不让中医介入,最后如何了?控制不了了,不得已了,只得请中医出山了,中医一出山,局面很快控制。而且那些服用中医的方子被治好的非典患者没有后遗症。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现在来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肺炎的。中医治疗肺炎不按肺炎这个病名来治疗,而是根据你的症状,分辨出阴阳虚实,然后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从中医角度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四种。

中医治肺炎的四个方子

一、麻杏石甘汤

麻黄10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甘草10克。

第一种,风热袭肺,可用麻杏石甘汤。

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也是比较严重的,急性发作的,通常是感冒引发的,小孩子最容易引发。这种肺炎如果不马上治疗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风热肺炎通常伴随着感冒,有风热感冒的特征,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并不怎么怕冷,有汗,发烧严重,通常是高烧,呼吸急促,甚至咳喘,深呼吸会感觉胸痛,咳嗽也会导致胸痛,舌苔很黄,咽干,很想喝水。因为热邪会伤阴,一定会导致口渴。然后咽喉红肿,可能还伴随着大便干燥甚至便秘。

这种风热导致的肺炎要抓住两点:一个是舌苔黄,吐出来的痰也很黄,第二个就是高热。出现这两个特征就可以判断为风热肺炎了。

一般来说流感引发的急性肺炎都属于风热肺炎。那用什么方子呢?麻杏石甘汤。

二、桔梗甘草汤

桔梗10克甘草20克。

第二种肺炎,可用桔梗甘草汤

第二种肺炎,也是宝宝最容易得的,叫做痰热肺炎。这种肺炎最大的特点就是痰特别多,多得简直无法相信怎么一直有吐不完的痰?如果不能吐痰的宝宝,痰就卡在嗓子眼,斯拉斯拉的,有哮鸣音。这些痰堵在肺里面,堵在气管,堵在支气管,堵久了就会化热,化热就会发炎。这些痰堵在肺里肯定难受啊,于是肺本能的就会出现自救行为,就会出现呼吸急促,急剧的咳喘,每一次咳喘都是肺自发的一种宣散,企图把肺里面的痰宣发出来。医院会被告知是哮喘或者过敏性哮喘,然后雾化或者用激素干预,最后把短暂的咳喘治成终生的哮喘。这种痰热肺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胸闷,特别憋闷,你想想啊,那么多痰堵在肺里面,清气进不来,浊气出不去,肺气不宣,怎么可能不胸闷?小孩子为什么会得这种痰热肺炎呢?因为小孩子脾胃虚弱,再加之父母喂养过度,太容易积食了,积食就会产生痰,脾胃运化不了痰,自然就会越积越多,小孩子肺气也弱,化痰的能力也弱,吐痰的能力也弱,所以会引发痰热肺炎。

三、小青龙汤

干姜10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炙麻黄10克甘草10克白芍10克姜半夏10克

第三种肺炎,可用小青龙汤

第三种肺炎,属于慢性肺炎,总是拖拖拉拉,治好了又犯,这种肺炎属于寒性的,属于风寒导致的。这种肺炎最大的特征,表里都寒。就是说外面有寒邪束表,非常怕冷,肺里面还有寒痰水饮,吐出来的痰一定是白色的或者清稀泡沫痰,就像吐出来的口水一样,说明肺里寒邪很重。当然也会表现为咳嗽,呼吸急促,胸痛,但是一般不会发烧,发烧也是低烧。

四、三仁汤

杏仁15克、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苡仁18克、法半夏15克

第四种,可用三仁汤

第四种肺炎属于湿热导致的肺炎,通常好发于夏天,好发于湿气重的南方,在潮湿的地方比如海鲜城这样的地方,容易发作。细菌与病毒特别喜欢潮湿的地方,尤其喜欢潮湿又有一点温热的地方,太冷了太热了细菌病毒都呆不了。肺是娇脏,是不能有太多湿气的,湿气多了就会出现积液,就会呼吸咳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甚至心肺衰竭而死。这次武汉不明肺炎有一个特点是浸润式病灶。这个浸润是不是与湿润很相似?湿热湿热,就会导致发热。这种湿热导致的肺炎最大的特点身体感觉很沉重,头重如裹,像裹了一块湿毛巾一样,水汪汪的大舌头,舌苔厚腻,发黄。这种湿热导致的肺炎可以用三仁汤调理。

这就是中医治疗肺炎的四个方子,基本上可以解决我们经常见到的肺炎了。

介绍完了,中医治疗肺炎的四个方子,我们再来看看,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最高思想。

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首先普及一下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而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具备传染原、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条件。

病原体,是指能够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或其它媒介,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原虫、蠕虫等)、微生物重组体(杂交体或突变体)等。据统计,能够感染人的病原微生物超过种,有些微生物广泛存在于人的口、鼻、消化道、泌尿道以及皮肤当中,在人的免疫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并不引起疾病,其中有些甚至对人体有益,如肠道菌群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有些菌群可以抑制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细菌的繁殖等,这一类微生物被称为正常菌群,但如果机体免疫力降低,或不当地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人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被破坏,正常菌群也可能引起疾病,故又称其为条件致病菌。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再传染给另一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所行经的途径。如水传播、土壤传播、空气、飞沫传播、经节肢虫类传播和经人体直接传播等。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

易感人群,是指容易被某种病原体感染致病的人群,一般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久病者、自身免疫缺陷者等。

那么,针对此次不明原因肺炎,从中医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怎么做呢?中医认为,人的肌肤腠理由卫气充盈,发挥防卫外邪的功能,一旦感受六淫邪气、疫疠之邪等,卫气将执矛上阵,在卫表发挥抗邪的作用,正邪斗争的过程就会出现发热、恶寒、肌肉酸痛、头身重、颈背强硬等不适,若正胜邪退,则汗出热退而病止,若邪气过盛、或正气虚弱不足以抗邪,外邪攻破卫气的防御向里发展,就会出现高热、咳嗽、咯痰、烦渴、大便不通、出血瘀斑、神志异常等病情加重的症状。所以,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说法。那么,应该怎么才能让体内的正气充盈呢?

第一、要做到食饮有节

俗语有“病从口入”一说,这一方面是指病邪从口进入人体而发病,另一方面是指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血化生泛源而发病。

中医十分重视脾胃功能,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旦受伤,气血生化不足,身体抵抗病邪的能力就减弱,就必然会生病,而暴饮暴食、或食无定时、或偏食嗜食一物一味最容易损伤脾胃。因此,要想正气充盈,气血充血,就要做到食饮有节,五味调和。

第二、要固护自身正气

食饮有节,脾胃功能正常,可以让气血化生充血,但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保护自身正气。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体的气血与自然的日夜变化周期是统一的,所以人要适应自然规律而生活,故古人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春夏应夜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以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从而固护人体的正气。

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中医认为,劳则耗气,劳既是指“劳身、劳心”,还指“房劳”,所以工作之余,要注意适当休息,调畅情志,以防身体过度疲劳而耗伤气血,以防精神过度紧张而导致情志异常而伤及五腑气血,“形劳而不倦”是合理劳动或运动的标准。还要注意积精少欲,节制房事。《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提出“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第三、要坚持合理的活动

俗话说:“活动活动,想活得动,不动难活。”年轻人可以跑步、骑车、打球等,中老年人可以打太极拳、练五禽戏、八段锦等。中医认为“逸“则气缓,所以,不要过度贪图安逸生活,要适当运动,使气机能动起来。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活动旺盛的运动,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最后引用两句名言结尾,“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希望我们在未病之时,好好养生,好好善待自已。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岐黄学宫提醒大家,不要慌张,不要传谣,不要害怕,有中医在!

致力于传播正确的健康知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zmzl/4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