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病史:患者老年男性,因慢性咳嗽、咳痰20年,加重伴胸闷1月入院。患者自20年前出现咳嗽、咳痰,近2年来每年秋冬交替时加重,抗感染、化痰治疗后可缓解,1月前因着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咳痰,胸闷,喘憋,活动后加重,痰中带血,无发热,口服阿奇霉素半月后缓解,但仍胸闷、喘憋,活动后明显加重以“喘息、肺气肿”入院。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达/mmHg,长期降压治疗;脑供血不足1年;双脚麻木1年;
吸烟史20年,20支/天。
查体:消瘦、吸气时可见三凹征,桶状胸,双肺呼吸动度减弱,肋间隙增宽。语音震颤减弱,叩诊双肺过清音。听诊双侧呼吸音粗,双侧可闻及湿性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缩小,心率96次/分,心音低远,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胸部CT:右肺中叶感染性病变并多个肺大泡形成,部分肺大泡壁较厚伴多个丘样隆起,两肺弥漫性小叶中心型肺气肿。血气分析:PH7.38PCO.7mmHgPO.7mmHg。心脏超声: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患者入院肺ct影像
年4月行胸腔镜辅助下右肺肺大泡及气肿肺组织部分切除术,术中可见2个明显肺大泡位于右肺中叶上缘和右肺中叶下缘,大小约6到8厘米厘米,触之较硬,压迫右肺上叶和右肺下叶,与上叶、下叶黏连紧密。用切割缝合器顺利切除肺大泡及部分上叶、中叶、下叶肺组织。
血气分析:血氧分压由术前的68.7mmHg升高到术后的92.3mmHg,血二氧化碳分压由术前的55.7mmHg下降到42.3mmHg。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术侧膈肌上移。术后恢复顺利,活动后无明显胸闷、气喘,呼吸功能明显好转。呼吸衰竭治愈。
术后胸片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冬季发病,常有咳嗽、咳痰、气喘。影响患者的健康,很难治愈。很多发展到肺气肿的阶段,活动后即出现胸闷,最终丧失劳动能力,对于合并肺大泡的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积极进行胸腔镜手术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医院胸外科,科室配备胸腔镜,呼吸机和支气管镜等,充分保证了各种治疗技术的开展,以胸腔镜微创手术为特色,开展胸部肿瘤、外伤、畸形及食管功能疾病等方面的治疗。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胸腔镜下的肺叶、全肺、肺段的切除,胸腔镜下的纵膈肿瘤切除术、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