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玲教授讲解最新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案例,臭氧自血疗法治疗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安全性好,是一个床旁的,易行的,有效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方法。
1●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案例●今年2月11日发热门诊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入院,普通型。入院体温37.7℃,患者间断发热,否认糖尿病病史。
入院体检:
体温:37.7℃,脉搏:88次/分,呼吸:21次/分;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智清楚,言语流利,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1分,凝血风险低危、出血风险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0分;肺炎curb-65评分:0分;死亡率0.6%;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8分;死亡风险系数:14.8%;入院后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对症治疗
2月11日血液和CT检查:白细胞计数:11.58ⅹ;C反应蛋白:.;氧合指数;
胸部CT示:双肺上、下叶及右肺中叶炎性病变;右肺下叶钙化灶;纵隔及左肺门多发淋巴结钙化;双侧胸膜增厚粘连,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左侧部分肋骨骨密度不均匀;肝脏实质密度减低,肝脏低密度灶和钙化灶。
治疗:吸氧,抗病毒药洛皮纳韦/利托纳韦,2粒,Bid;α-干扰素吸入、补钾。
采用臭氧自血疗法,取三氧气体与血液混合,比例为1:1,抽取血液ml。三氧浓度选择47ug/ml,治疗时间一天2次。治疗天数:5天,10次(.2.20-.2.25
2月20日下午第一次臭氧自体血疗法后,氧合指数由80.43mmHg,提高到.8mmHg,提高了57%;第3次臭氧自体血疗法后,患者精神状态明显见好,胸闷、活动后气促等症状减少,病人主述臭氧治疗后感觉舒适和舒服;在以后的治疗中逐渐升高,患者呼吸明显见好。10次治疗未发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臭氧自血疗法安全性较好,而且对新冠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有效。
用医用臭氧自体血疗法治疗这位患者10次,第4次治疗后,患者的左肘、臂部出血淤血,7cmⅹ18cm瘀斑,原因:穿刺部位因按压时间短以及按压部位不准确。患者未出现任何其他并发症。
立即测量臂围无明显变化:左侧穿刺点以上10cm臂围为30.5cm,右侧肘窝以上10cm臂围为31cm。连续2日行双上肢血管彩超:双上肢深静脉彩超未见异常。暂停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瘀斑较前无加重。按压时间加长:回输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按压穿刺部位10min以上,按压时使用大鱼际进行按压,避免因按压位置过小引起出血。
瘀斑处予康惠尔水胶体敷料粘贴,促进吸收。臭氧治疗中注意事项操作安全性:臭氧自血疗法是集采血、输血及氧合血液为一体的临床治疗技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贯穿于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治疗的安全性。为安全起见,由2名护士共同完成操作。
穿刺部位的固定:一般选择粗直弹性良好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等,避免在皮肤破溃处穿刺。穿刺后进行妥善固定,确保针头在血管内,如有外渗必须重新静脉穿刺。
防治血栓和溶血:抽取的血液量必须和防凝固物质的量相互匹配,否则有形成微血栓的危险。摇晃幅度不要过大,以防溶血。End
请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