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此前报道,2月7日上午,一则医院发现新冠病例患者的消息在网上流传,照片显示,医院已暂停接诊工作。
医院询问情况。医院工作人员在电话中表示,因疫情应急处置需要,医院7日清晨即暂停接诊工作,具体原因将会发布相关通知。
医院一名医生向记者反映,7日早晨6点左右接到科室“医院上班,在家待命。”
据该医生透露,据他了解的情况,医院已经要求全院进行核酸检查,“医院现在要求人员保持不进不出,在医院的人暂时不要出来,在家的医生不要去上班。”
全面封锁,全部核酸检测卢某某居住在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太平村组,一个名叫“铁厂院子”的院落里。目前该院落已被封闭,数百米道路均有公安民警和社区治保人员值守。院落门口停有数辆救护车和警车,多名身穿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在现场。据成都市郫筒街道办主任王忠彬介绍,患者卢某某一家五口人,卢某某老两口住在铁厂院子,儿子儿媳和孙女并未一同居住,孙女已经成年,在成都工作。卢某某的房子还有3人租住,目前3人还在小区内隔离。铁厂院子总共有70人居住,已经全部做了核酸检测。太平村组的余人从7日上午也开始陆续接受核酸检测,截至7日中午点,已检测27人。应急预案启动后,整个太平村组所有人员实行只进不出,并要求在村内的人员全部在家自我隔离,等待核酸检测结果。街道每2个小时向郫都区相关部门报告疫情防控和核酸检测情况。卢某某家的租客为一家三口,夫妻二人做水果生意,平时要到成都市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货。目前,成都市沙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经封闭戒严,4个门口均设置了两个核酸检测区。市场里的买主须挨个通过核酸检测,并登记在册后方可离开市场,离开市场后,须在家隔离等待检测结果。再增例,一地升级为中风险2月7日当晚2时,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通报疫情的最新情况以及处理措施。
发布会通报:通过流调筛查,新增第二例本土确诊病例,为第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卢某某的丈夫,7岁,目前都在成医院治疗。
四川省疾病防控专家组组长、四川省卫生健康首席专家主任医师祝小平介绍,疾控人员在患者家中的开关、冰箱、菜板都检测出了阳性,这说明病毒对家里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另外,祝小平介绍,患者2是拉三轮车的,活动范围相对广一些。目前,正在对病人的发热经过和流行病学史进行详细调查,结合大数据对病人的行动轨迹进行了跟踪。
自2月7日2时起,成都郫都区郫筒街道太平村列为中风险地区,居住人员原则上不离开当地。
病例详情
患者:患者卢某某,女,69岁,无业,居住于郫筒街道太平村组。6日,因咳嗽、咳痰等症状,乘坐私家车医院就诊。入院体温36.2℃,肺部CT显示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影。7日,经成都市疾控中心复核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已转运至成都市公共医院隔离治疗。
患者2:赵某某,男,7岁,无业,居住于郫筒街道太平村组,系患者丈夫。于密切接触者隔离检测中检出核酸阳性。结合胸部CT异常检查结果,7日20时诊断为确诊病例。哈市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您
冬季已到请广大市民
警惕这4类传染性疾病!
寒冬已至,温度越来越低,随着户外活动的逐渐减少,人们越来越多的集中在室内活动,由于环境封闭,空间狭小,通风不畅,造成空气质量下降,人与人之间接触几率增加,容易造成经由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染病的传播和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生,在此哈尔滨市疾控中心特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潜伏期-4天,多为3-7天,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由于人群对它普遍缺乏免疫力,在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流行。此外,新冠肺炎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只要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随时存在流行的风险。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做到勤洗手,常通风,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鼻涕或痰液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不要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保持居室清洁和周围环境整洁。与他人保持米以上社交距离。随身携带囗罩、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必要时使用。推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注意饮食卫生,加工、储存食物做到生熟分开,煮熟煮透;不食用野生动物。
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即“流感”)最常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大多数流感患者会有发热、畏寒、咳嗽(通常是干咳)、急速的高热,高热会持续3-4天,出现严重头痛、全身性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喉咙痛和流鼻涕,以及严重的疲劳感与虚弱症状。
预防流感首先做到: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应用清水和肥皂洗手;勤开窗,多通风;注意防寒保暖及饮食均衡,增强抵抗力;生活上保持规律,睡眠充足;流行季节少去人多的地方,到往公共场所应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感。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原发感染,是以全身出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冬春两季多发,传染力强。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并发症,水痘会在2周左右自愈且愈后一般良好,并在感染过后可以获得永久性免疫。水痘有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症状等早期临床表现,24-48小时后出疹,并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红晕,持续大约2~3天后开始干缩、结痂。在同一位置可能会出现皮疹、水疱、结痂同时存在的情况。皮疹主要位于头、面和躯干部位,继而扩展到四肢,末端稀少。
由于水痘主要通过密切生活接触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水痘可通过采取接种疫苗、平时多注意教室、房屋的通风换气,保持环境整洁,经常对教室门把手、桌椅表面等进行消毒,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注意锻炼身体、多饮水、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等良好健康生活方式。家长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及时增减衣物。在流行季节要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同时加强观察,如出现上述症状,尽早就医隔离治疗。
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全年均可发生,高发季节是从每年的0月到次年3月。诺如病毒对环境抵抗力强,人体感染剂量低,0-00个病毒粒子就可致病,且潜伏期短、排毒时间长、免疫保护时间短,可反复感染,全人群普遍易感,常造成学校等集体机构的暴发疫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常表现为“上吐下泻”,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以腹泻为主,潜伏期为2-48小时,病程一般为2-3天,多数患者发病后-3天即可康复。该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水传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疫苗和特效药,发病后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多数-3天即可康复。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以搞好个人卫生、室内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为关键,培养饭前、饭后、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和控制诺如病毒传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因此,预防本病应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等健康生活方式。
全国多地检查发现阳性
近日,多地冷链物品及包装
新冠检测呈阳性
2月6日
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福清市主动排查检出一批厄瓜多尔冻虾新冠检测阳性涉疫货物未流入市场2月5日,福州市福清市在开展进口冷链食品主动排查监测工作中,发现辖区一冻库贮存的进口厄瓜多尔冻虾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弱阳性(2月6日凌晨,经福州市疾控中心复核为阳性)。目前涉事冷链食品(件,每件9.9公斤)均已封存,未流向市场。
福州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市应急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防控措施。立即封存相关食品件(含涉事冻虾件)。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对直接暴露者、密接者及其他人员25人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阴性。直接暴露者及其密接者,共人已安排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另有45人安排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涉事冷库已暂时封停,并进行全面消毒。
提醒广大市民提高个人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及时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等处。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回家后,可用75%酒精消毒外包装表面,食用进口冷链食品,要做好餐具和台面的清洁,食物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福州市将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监管,切实防范冷链食品疫情传播风险。
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应急指挥部
年2月6日
湖北武汉
巴西进口冷冻猪肉和
乌拉圭进口冷冻牛肉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同样是在2月6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消息,2月5日,武汉市疾控部门按照武汉市关于“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全覆盖”的要求,对洪山区昌晶冷链仓储中心进口食品进行常规新冠病毒核酸监测检测时,发现巴西进口冷冻猪小里脊肉和乌拉圭进口冷冻去骨牛肉包装样本上各有份检测结果呈阳性。武汉市区指挥部迅速采取货物封存、人员排查隔离、场地消杀等应急处置措施,对冷库外环境和工作人员进行采样和核酸检测,并同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截至2月6日6时,对冷库剩余的该批次冷冻产品全部封存,环境全面进行消杀,5个冷库外环境样本、个外包装样本、及其名职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武汉市已对市内所有涉及门店采取暂停销售、就地封存措施,对涉事批次产品、外环境及从业人员开展全覆盖核酸检测。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要私自网购进口冷链食品,坚持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山西临汾
一份从印度进口的冷冻带鱼
外包装结果呈阳性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5日发布通告称,尧都区对已封存的进口冷冻肉品进行新冠病毒常态化全面核酸检测时,在某农贸市场检测出一份从印度进口的冷冻带鱼外包装结果呈阳性。尧都区已启动应急预案。
此前,2月2日到5日,安徽合肥、辽宁营口、黑龙江哈尔滨、浙江玉环、湖北荆门等多地发现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上线接入9省(市)试运行
记者2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建成并上线运行,目前接入平台试运行的9个省(市),冷链食品首站进口量占全国90%以上。据介绍,该平台基本实现从海关入关到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的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可在线上排查、精准管控、现场处置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召开加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省(区、市)市场监管部门优化完善省级平台,加快与国家平台的数据对接,指导督促生产经营者及时准确上传货物来源、去向、数量、位置等关键数据,确保“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够“一键排查、迅速定位”,为疫情防控争取宝贵时间。会议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食品进口商、生产经营企业、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生鲜电商、餐饮企业等进行全面排查,企业自建冷库、第三方冷库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备案。严格进口冷链食品从口岸到境内生产、流通、销售全程防控,没有检验检疫证明、没有核酸检测报告、没有消毒证明、没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销售。加大对来源不明、相关票据不全的进口冷链食品查处打击力度,指导生产经营者对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来源:楚天都市报(ID:ctdsbgfwx)、郫都发布、央视新闻客户端、川观新闻、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哈广电新闻综合频道、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
郫都发布、杭州日报、福州晚报、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