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从我做起·打赢“疫”战
“疫”览无余
新冠肺炎病毒
全知道
第一期
01
什么是新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冠状病毒病”,是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02
新冠的症状有哪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以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等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表现。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性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可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嗅觉及味觉障碍等,无肺炎表现。少数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多见于老年人、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肥胖人群。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反应差、呼吸急促。极少数儿童可有多系统炎症综合征(MIS-C),出现类似川崎病或不典型川崎病表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或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多发生于恢复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伴皮疹、非化脓性结膜炎、黏膜炎症、低血压或休克、凝血障碍、急性消化道症状等。一旦发生,病情可在短时间内急剧恶化。
03
普通公众如何做好预防?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①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②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③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①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个人独处、自己开车或独自到公园散步等感染风险较低时,不需要佩戴口罩。
②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肥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健康监测与就医:
①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②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干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气促、呼吸困难、胸闷、
结膜充血、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并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
(4)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
①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②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③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④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⑤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⑥家庭备置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
注:部分图文来源自网络
-END-编辑
董明鑫
责任编辑
程洪旭
编审
尚进
审核教师
季万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