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七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鉴别思路汇总

秋天正是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加上近日大部分地区阴雨连绵,不少养殖户朋友都在后台留言一些自己遇到的情况,猪呼吸系统疾病向来以病因多、表现复杂、诊治难度高、单一措施防治效果差等现状严重影响和困扰着养猪生产的健康发展。本文围绕当前猪呼吸系统疾病的诸多病因及发病规律,提出综合防控本病的建议。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猪呼吸系统疾病往往是由多种因素(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不良饲养管理条件等)相互作用结果,所以常被称为“猪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猪场常因生物安全措施缺失或购入检疫不严的隐性感染猪只而埋下“炸弹”,并因饲养管理不善或营养不良而点爆“炸弹”。 

流行概况及传染方式

因为病猪咳嗽和喷嚏可使病原体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到周围环境中,再经呼吸道感染其它健康猪,如果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任何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可发病。但多爆发于6~10周龄保育猪和13~20周龄生长育成猪,发病率一般为30~65%,病死率为15~85%,猪龄越小死亡率越高,饲养条件恶劣时反应更甚。 

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因

1.传染性因素

(1)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等。

(2)细菌:主要有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

(3)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等。

(4)寄生虫:猪弓形体、猪蛔虫等。

(5)其他:猪附红细胞体等。

许多病原体(如猪支原体肺炎、猪繁殖与呼吸系统综合征病毒、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猪呼吸道冠状病毒、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等)可直接破坏猪呼吸道防御系统,造成呼吸道免疫系统的损伤和失灵,从而失去清除气源性异物(包括病原微生物、有害微粒及机体代谢产物)的作用,这使得其他病原体(如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的感染变得更加容易,临床表现和危害也显著加剧。

2.非传染性因素

非传染性因素主要是饲养管理条件,主要指:营养水平、饲养密度、空气质量、粉尘、温度、湿度、转群频率、霉菌毒素及不合理的疫苗免疫和抗生素使用等,还有就是贸然地将不同来源或日龄相差大的猪只混群饲养,栏舍连续生产等,它们往往是猪呼吸系统疾病爆发的诱因。

3.综合因素

事实上,以上病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从而使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变得异常复杂,这也是猪呼吸系统疾病难以诊断和防治的原因所在。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

病猪初期主要表现为干咳、气喘,尤其是清晨突然惊群或饲养员赶猪时更明显,其体温一般正常,食欲和精神也变化不大,所以易被忽视。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猪可能出现呆立、拱背、伸颈、垂头,呈剧烈咳嗽或痉挛性阵咳,腹式呼吸明显,严重的眼球突出,可视粘膜或肢体末端发绀。急性病例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常因呼吸极度困难或应激而发生突然死亡;大部分猪由急性病例经“经验”处理而变为亚急性或慢性病例,患猪表现为渐进性消瘦、体表淋巴结肿大、免疫副反应大、诊治经验失灵。如果饲养条件差、密度大、不良应激多、处理措施杂乱,发病率、死亡率和临床表现更为严重。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病变

所有病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肺炎。6~10周龄的保育猪剖检可见弥漫性间质性肺炎以及淋巴结的广泛肿大,肺出血、硬变(不能萎缩的橡皮肺)和花斑样病变(灰白色坏死与褐色出血斑块状相间),个别肺有化脓灶,病猪肺部有不同程度的混合感染,有些病猪有广泛性多发性浆膜炎(胸腔、腹腔很多纤维蛋白渗出,甚至造成粘连),有些肺部病变与猪支原体肺炎相类似。

除肺部出现病变外,有的病猪还可见鼻孔流血或带血泡沫,喉头出血、水肿,扁桃体肿大、出血,多部位淋巴结肿大、出血,气管粘液或泡沫增多,甚至带血。

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综合防控

由于猪呼吸系统疾病病因复杂,所以不能指望单一措施放空本病。结合发病猪群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对症处理,或许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坚持自繁自养;若需引种,应严格检疫。隔离观察至少1个月以后再并群,尽量避免将不同来源或日龄相差大的猪只贸然混群饲养。

2.加强饲养管理。避免饲料霉变、贼风、频繁转群/混群/换料/打针等不良应激,降低粉尘,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提供均衡的饲料营养,做好清洁卫生和环境消毒工作。

3.环境污染严重、饲料及饮水安全性差、各类病原(包括疫苗株病原)感染压力大、营养不良、应激频繁等诸多因素使猪群体质形如老牛、不堪重负,猪只免疫系统时常处于超负荷运转的“肉搏战”之中,以至于免疫系统损伤或麻痹,造成免疫失败。为了减少免疫副反应,提高疫苗免疫接种效果,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猪群在免疫接种前采取“体内消毒”和“短期优饲”的措施是相当必要的。

4.结合自家猪场及周边疫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安全高效的疫苗,并制定和落实合理的免疫程序,尤其应使母猪保持较好的特异性免疫保护状态,以为仔猪健康提供保障。猪繁殖-呼吸综合征阳性猪场更应如此,应以“与蓝共舞”心态,认真落实各项有利于改善猪体质的措施。即凡有利于改善猪只体质的措施都有必要落实,猪所不欲,勿施于猪。

5.针对处于分娩前后的母猪及处于初生、阉割、断奶、转群、混群、换料、免疫接种、运输、天气骤变等不良应激前后的猪群制定和实施药物预防保健是相当有必要的。

猪场七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鉴别思路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最急性型突然发病,出现高热,体温41.5℃以上。病初短时轻度腹泻和呕吐,后期呼吸高度困难,呈犬坐姿势,口鼻流泡沫样淡血色分泌物,耳鼻四肢呈蓝紫色,很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0.5℃-41.5°C,沉郁、不食、呼吸困难,张口、呈犬坐呼吸,1日-2日死亡。慢性型体温39.5℃一40℃,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公猪厌食,精液质量下降;母猪表现咳嗽,呼吸困难,产后发情推迟,甚至不发情;怀孕母猪前期流产,后期产木乃伊胎和弱仔;所产的弱仔猪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几天内死亡。仔猪感染后体温升高,呼吸严重困难,呈腹式呼吸;眼球突出,眼睑发青,耳尖边缘呈紫色,肌肉震颤,共济失调,死亡率高达80%-%。育肥猪体温突然升高41℃上下,食欲减少或废绝,多数皮肤全身发红,呼吸加快,咳嗽明显,眼结膜水肿,潮红,极少数两耳发蓝或发紫,一旦继发感染往往愈后不良。

猪弓形体病:病初体温升高至40.5℃一42℃,呈稽留热,有黏液性或脓性处鼻涕流出,呼吸困难,全身发抖;随病情的发展,耳鼻下肢股内侧下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出血点,有的猪耳壳上形成痂皮,耳尖坏死;淋巴结肿大;后期呼吸极度困难,后向躯摇晃,体温急剧下降。

急性猪肺疫:最急性型体温升高达41℃一42℃以上,口鼻流出泡沫,食欲废绝,颈下咽喉部发热、红肿、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呈犬坐张口呼吸,迅速死亡;急性型表现为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皮肤呈现败血症变化;慢性型表现为呼吸困难、持续咳嗽、关节肿胀、腹泻消瘦。

猪气喘病:发病缓慢,体温、食欲通常无显着变化,主要症状为咳嗽(呈连咳,在早晚或吃食更明显)、喘气、呼吸增快及腹式呼吸。患猪消瘦,生长迟缓,全身皮肤苍白,贫血。

猪丹毒:急性败血型体温升高到42℃-43℃,病猪皮肤发红发紫,呼吸加快,突然死亡,小猪还伴有神经症状;亚急性疹块型的特征症状是皮肤表面出现方形、菱形或圆形的疹块,指压不退,俗称“打火印”,体温升高到41℃以上,病程长,死亡率较低。

猪副嗜血杆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主要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眼睑水肿、消瘦、食欲不振,关节肿大、跛行、疼痛、颤抖、共济失调、可视黏膜发绀。

从病理解剖上进行鉴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变集中于胸肺。最急性型肺前下及后上部呈紫红肝变,附着纤维素,严重时粘连,切面流出大量血色液体;急性型胸腔内有纤维索性渗出物,血液暗红色,凝固不良,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血色黏液分泌物;慢性型肺炎区有坏死结节、硬化及粘连,心肌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可见下颌、颈、腋下、眼结膜及后肢内侧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胸腔有淡黄色清亮液体,心包积液,心肌变软肺脏可见充血、出血、肿胀、肌肉样实变;脾呈紫色,脾头肿大,切面增生,边缘有梗死灶呈锯齿状;肾脏呈土黄色,表面有针尖大小至米粒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肝脏实变,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猪弓形体病:特征病变在肺、淋巴结和肝。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肠系膜淋巴结汪绳索状,有米粒大小的灰白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肺门、肝门、颌下、胃等淋巴结肿大2倍一3倍,肺出血水肿,小叶间质增宽充满半透明胶冻样渗出物,气管和支气管内有大量黏液性泡沫;肝脏肿大呈棕红色,。肾脏呈土黄色有散在小点状出血或坏死灶,大小肠有出血点心包、胸腹腔积液;体表出现紫斑。

急性猪肺疫:颈部皮下高度水肿,有黄色清亮液体呈胶冻样;颌下、咽后和左面部淋巴结充血、出血、坏死;气管内有大量泡沫样粘液;肺充血、水肿,红色肝变样,并伴发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严重时粘连,胸腔有积液和纤维蛋白渗出。

猪气喘病:病变集中在肺部,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呈“肉样”实变是其病变特征病变部切面湿润而致密,常从小支气管流出微浑浊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粘性液体,随着病程延长或病情加重,病变部位的颜色变深,呈淡紫色或灰白色带泡沫的浆性或粘性液体,半透明的程度减轻,坚韧度增加,也俗称“胰变”或“虾肉样变”。

猪丹毒:慢性型呈隐性感染,常见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坏死性皮炎。急性败血型病理表现以全身性败血症变化和体表皮肤出现红斑为特征,肺充血水肿,脾充血肿大呈樱桃红色。

猪副嗜血杆菌病:剖检变化表现为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等,心肌坏死、心内外膜出血、胆囊萎缩、全身皮肤发绀,呈败血症表现,母猪流产、公猪慢性跛行,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

预防与治疗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预防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油佐剂灭活疫苗进行接种,按说明使用可获得良好效果。治疗可使用青霉素、氯霉素、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作为首选药物。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在耳后肌肉注射,种猪在配种前每头注射4ml,育成猪每头2ml,仔猪每头2ml。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应用部分专家推荐的猪白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双黄连注射液、广谱抗菌素及其它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对猪群该病的控制有一定效果,并建议慎用安乃近、安基比林、安痛定、地米等药物。

猪弓形体病:应用磺胺嘧啶加甲氧苄氨嘧啶,或用磺胺间甲氧嘧啶进行治疗效果较好。

急性猪肺疫:每年春秋二季接种急性猪肺疫弱毒苗可以预防该病。发病后用青、链霉素,磺胺,四环素药物等均有良好疗效。

猪气喘病:疫苗预防用猪气喘病无细胞培养弱毒冻干苗进行胸腔注射。治疗时选用药物泰乐菌素、洁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及支原净等连用5天~7天有较好效果。

猪丹毒:预防用猪丹毒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治疗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效果较好。

猪副嗜血杆菌病:预防接种使用猪副嗜血杆菌病灭活疫苗颈部肌肉注射,治疗用药可以使用泰乐菌素、磺胺类药物拌料,或应用清肺平喘化痰止咳类中药。

赞赏

长按







































北京医院白癜风治疗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病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fyzmzl/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