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帆
健康快车全国独家深度报道
尘心帆语
通常中国人面对疾病时,都面临一个选择;
吃中药好?还是吃西药好?
哪怕是一个最寻常的感冒;
吃中药三九感冒灵?还是吃西药快客?
哪怕是一个最慢性的心脏病;
吃中药丹参滴丸?还是吃西药硝酸酯类药物?
这是一个百年争议的话题;
当武汉肺炎汹汹来袭之时;
在此做一个科学且严谨的独家分析。
一帆先引用国家卫健委消息,及时通报疫情;
截止年1月25日0-24时;
29个省(区、市)报告新增确诊病例例,新增重症病例87例;新增死亡病例15例(湖北13例、上海1例、河南1例);
新增治愈出院11例、新增疑似病例例。
截至25日24时,30个省(区、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例;现有重症病例例;累计死亡病例5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9例、疑似病例例。
可喜的是,中国疾控中心开始启动疫苗研发;
目前成功分离病毒,正在筛选种子毒株和药物筛选。
据国家卫健委表示:
潜伏期没有任何典型症状时,已具备传染性,这和非典不同;
疾病的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约为14天。
权威声音
新型病毒不是SARS进化版,是全新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在进化上离得比较近;
相当于SARS的远房亲戚;
但新型病毒不是网上传言的SARS的进化版;
是一种全新的病毒;
和在浙江舟山的一种蝙蝠身上的冠状病毒有90%似性;
国外也有研究声称找到另一种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与这个病毒相似性达到96%;
但即使同源性这么高;
也不能认定新型冠状病毒就来自这种蝙蝠。”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
潜伏期没有任何典型症状,已具备传染性
“我们碰到过一例病人,是从武汉来杭州参加会议的;到杭州时他没有发病,咳嗽、发烧这些典型症状都没有;可是没过多久,和他接触过的几个同事都传染上了,陆续出现症状。”——浙江医学专家盛吉芳
以SARS后遗症为历史教训
西医治疗肺炎,必须防止过度医疗
西医过去治疗肺炎等疾病;
以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居多;
而抗生素和激素多存在副作用;
因此西医如何在抗击武汉新型肺炎;
巨大的精神和工作强度压力下,进行精准治疗,而不过度医疗;
是对一线医护人员一个严峻考验;
不仅考验医术,也考验心理素质。
可以想象;
全国各地治疗武汉肺炎的广大医护人员;
面临如何巨大的心理压力;
是与从前,面对一般疾病和患者截然不同。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 记者:你们都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
方渤:起码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的骨坏死以及抵抗力下降,都是使用这个激素的后果。它的不良反应还包括肝肾损伤,血液异常等;我记得我的用量是毫克。
记者:你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得了骨坏死?
方渤:是SARS半年后,我们家,是我女儿先发现腿不舒服,她去检查,结果是骨坏死;而且医务人员告诉我们有人发生了激素后遗症;接着是二女婿腿痛得上不了班了,又是股骨头坏死。接着我去查,我们家幸存的7个人里,骨坏死的有5个人,其中3个相当严重,就包括我;我双腿已经换完了(人工关节),现在双肩也坏死了。
记者:听说你们家两个女儿都离婚了?
方渤:SARS发生两三年以后,他们都离婚了。我们两个女儿跟二女婿都是合同工,只有大女婿是正式工,因为人家知道他们得过SARS,又身体不行,他们3个都失业了。经济问题是最大的问题。没吃没喝,压力太大,身体又差,很多事积攒起来,肯定会出现问题。后来,他们都离婚了。
记者:SARS是你人生的一场劫难;后遗症又是另外一场长期的灾难。
方渤:SARS后遗症,已经十年了。
十年磨一剑,铁杵都快磨成针,从身体到精神到心灵;这个滋味,十年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折磨?为什么我屡次有自杀的念头,不是因为我活不下去了;而是我疼得受不了了,精神也跟着崩溃了。
旁白:据统计,在北京名康复的SARS患者中;有30%患上骨坏死,其中登记在册后遗症患者有多名。
目前治疗武汉肺炎,还没有特效药;
所有的医者;
包括钟南山,都在“摸着石子过河”;
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
总结SARS的经验教训;
我们不仅应该给一线广大医护人员加油,而且要给他们减负;
只有卸下巨大精神压力、轻装上阵;
西医,才能做到精准而非过度医疗。
重要的话,一帆重申三遍;
这个是全国独家提醒;
必须坚决防止出现类似SARS治疗后遗症;
必须坚决防止出现类似SARS治疗后遗症;
必须坚决防止出现类似SARS治疗后遗症。
西医精准而非过度医疗
一个历史和现实的榜样,就是钟南山
在西药抗击肺炎过程中;
精准而非过度医疗;
一个历史和现实的榜样,就是钟南山。
在年非典流行时;
钟南山是第一个提出在抢救SARS病人时;
采用皮质激素治疗的权威专家;
该治疗方案,成功救治了很多SARS病人。
但是少数医生,在巨大的外部环境压力之下;
深恐SARS病人不能及时治好;
使用了大剂量激素;
在北京、香港SARS康复者陆续出现骨坏死后遗症;
关于皮质激素的治疗,自此成为争论焦点。
学术界本身;
也对大剂量使用激素造成骨坏死?
还是SARS病毒,造成骨坏死?
存在争论。
钟南山后来在一次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
谈及了这一敏感的话题;
《南方日报》记者:对于非典病人使用皮质激素和出现股骨头坏死后遗症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您怎么评价?
钟南山:关于激素的问题,香港曾有一起官司,有个患者得了SARS被救活,可后来得了股骨头坏死,要告医生。他们请我过去当顾问,我是这样回答的:当时大家都没什么经验,发现使用激素在抢救重病人时的确有帮助,但使用量过大会导致股骨头坏死,可究竟是命重要?还是股骨头坏死的问题重要?
据我们调查,广东非典病人股骨头坏死发病率很低,只有2.4%;医院达到30%,这和我们的激素用量有关。我们的用量大概是每公斤体重2到4毫克,最多的每天毫克;
遗憾的是,医院用量超标;
医院出现骨坏死现象;
他们的用剂量高于广东5-10倍。
大剂量激素会明显增加股骨头坏死的机会;
事实证明,绝不是所有病人一来就要上激素;
我们只有一部分病人在用,而且控制剂量。”
钟南山可以说是西医精确医疗的一个标尺;
过去抗击SARS如此;
现在治疗武汉非典依然。
西医成功治疗武汉肺炎
目前已经出现几个经典案例
大年初一上午;
在广州医院新住院大楼23楼负压病房区;
84岁钟南山戴着口罩,因为昼夜加班而显得劳累;
谈及武汉肺炎治疗,他说:
目前已有几种确认安全药物准备用于临床治疗;
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西医成功治疗武汉肺炎;
目前,已经出现几个经典案例。
案例之一:重度患者“人工替代肺”
医院运用移动心肺仪(ECMO);
成功救治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属湖北首例;
该患者的肺部受损,成为“病毒肺”;
肺受损很厉害,影响正常呼吸;
西医采用在人体外安放一个人工膜肺,相当于“人工替代肺”;
让人体自身受伤的肺能够得到充分的治疗和休息;
等人体的肺部感染开始恢复,“人工替代肺”撤掉;
从而成功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患者。
移动心肺仪(ECMO),主要应用于危重患者。
案例之2:北京证实抗艾滋病药物有效
26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
关于治疗艾滋病药物可试用治疗新型肺炎情况说明。
这是治疗患者王广发过程中发现的;
王广发本身就是一个专家,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这种药叫“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商品名:克力芝);
王广发用了一天时间,体温就降下来了;
目前还不清楚对其他病患是否有效,需要后续观察。
药品说明书显示;
克力芝是一种复方制剂,作为抗病毒药使用。
知名感染领域专家卢洪洲日前表示;
新型冠状病毒与艾滋病毒同属RNA病毒,治疗存在共性;
临床确实发现;
应用抗艾滋药物克力芝对治疗新型肺炎有效果。
但药品说明书也显示,老年患者应当慎用;
副作用是,发生肝、肾、心脏功能下降比例较高。
中医的效果如何呢?
一些中成药具有抑杀冠状病毒功效
西医治疗武汉肺炎,已出现一些成功案例;
关键在于精确医疗;
必须杜绝过度医疗,减少副作用;
防止出现类似SARS治疗后遗症。
那么,中医的效果如何呢?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近日表示:
“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医药应可全程发挥作用。
对SARS病毒的实验表明;
一些中成药确实具有抑杀冠状病毒的功效。”
张伯礼强调;
结合呼吸道感染病转归规律;
在中医药的临床使用上;
病程早期应可使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药协助抑杀病毒;
中期的重点则是改善症状,控制病情转化;
采用清热化痰、活血解毒方药;
后期则需要扶助正气,益气养阴、清除余热。
张伯礼透露:
中医药已开始参与对疫情患者的救治;
在中国科技部紧急启动的攻关专项中;
也将包括中医药临床研究及对中药筛选与评价等。
从治疗SARS的历史来看
中药的优势,是没有SARS后遗症
从治疗SARS的历史来看;
中药的优势,是没有SARS后遗症。
遗憾的是;
中药治疗武汉肺炎的队伍中,失去一个领军者。
年1月10日;
岁国家级中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去世。
,非典肺炎流行之际;
当时87岁高龄的国家级中医大师邓铁涛自信地挺身而出;表示SARS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用中医药可以治好SARS。他临危受命为中医专家组组长。
在他的领导下;
广州中医院;
共收治73例SARS病人;
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好成绩;
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患者平均退烧时间为3天,医护人员无一人受到感染;
广州中医药大学二附院;
叶欣护士长和邓秋云护士长感染非典后;
叶欣一直采用抗生素治疗,病情始终没好转,最后殉职;
邓秋云护士长在邓铁涛指导下,全部采用中医治疗,结果康复。
中医并不是慢郎中;
世卫组织专家詹姆斯博士对中医治非典给予高度评价。
邓铁涛预言非典与气候有关
到了夏天,非典就会逐渐消失
邓铁涛还预言非典与气候有关;
到了夏天,天气转暖,寒湿过去了;
非典就会逐渐消失。
疫情的走势,也证实了邓老的先见之明。???
中国几千年前的中医理论;
包含了环境医学。
钟南山谈对中医看法时曾说:
“中医讲各个脏器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并强调应将人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疗,这是我看重的一个理念。”
钟南山列举中西医对肿瘤的治疗理念解释说;
“以前西医是简单把肿瘤给杀灭了;
最后发现瘤没了,人也死了;
中医不是直接把瘤消灭;
而是提出以正攻邪、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现在整个世界对肿瘤治疗理念也向这方面转变,跟中医是有关的。青蒿素现在已走向世界,其功效也被反复证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效果良好,北京第一个患者已经出院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透露;
由蒋华良院士、饶子和院士领衔的团队;
发现30种可能对武汉肺炎有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中也包括中药。
比如虎杖、山豆根等中药材中;
可能含有抗武汉肺炎有效成分。
中医、西医治疗,各有优劣;
那么,中西医结合治疗武汉肺炎,效果会不会更好?
据北京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近日介绍;
从北京接诊医院传来喜讯;
从该院最近几例治疗效果来看,
采用中西医并重的方法,治疗武汉肺炎效果良好。
就是这种中西医并重治疗方案的指导;
北京市最初确诊的一名病情严重患者已经出院。
在感染病毒人数爆发性增长;
死亡人数不断增多阴霾之下;
北京治疗中西合璧的方式,无疑是一条捷径。
西医的激素应用非常谨慎
北京新型肺炎10病例,均用中西医结合
北京10个病例第一时间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
西医的激素应用非常谨慎;
这样就可以避免了17年前的SARS后遗症。
针对患者不同体质;
使用中医汤剂进行治疗。
从救治来看,达到预想的效果。
1月26日凌晨;
广东专家组在国家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医治疗方案的基础上;
结合岭南地区气候和地域特点;
研究制定广东新型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
指出本病病因在于湿热疫毒;
病理特点为“湿、热、瘀、毒虚”。
依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医院专家们也推出中医预防方:
黄芪15克,苍术10克,防风10克,陈皮10克,扁豆15克,茯苓15克,贯仲10克,银花10克;
服用方法:煎服,每服药可供2-3人服用一天;
市民可根据自身情况连续服用10-15天。
画外音
中西医合璧治愈武汉肺炎指日可待
目前治疗武汉肺炎,还没有特效药;
所有的医者;
包括钟南山,都在“摸着石子过河”;
总结SARS的经验教训;
我们不仅应给一线广大医护人员加油,而且要给他们减负;
只有卸下巨大精神压力、轻装上阵;
西医,才能做到精准而非过度医疗。
这次北京的病例;
第一时间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
西医的激素应用非常谨慎;
这样就可以避免17年前的SARS后遗症。
近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路琦教授率领;
23人中医国家级医疗队,抵达武汉。
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
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
挽救了无数古人的生命。
西医进入中国百年之后;
取长补短、中西合璧;
治愈武汉肺炎指日可待。
年逾八旬的知名传染病专家桂希恩教授指出:
“SARS病死率大约10%;
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比SARS低;
医务人员感染率也更低;
不能麻痹大意,但也不必过于恐惧;
新型肺炎患者中,大部分是轻症,且可以治愈。
控制SARS病毒花了6个月;
预计新型病毒控制比SARS快!
目前新的确诊患者一天比一天多;
但从顶峰到下降应该不需要太长时间;
预计正月十五前,武汉市疫情可能出现回落。”
扬一帆(影视编剧、记者、操盘手、作家)
(原报社副主编,原《南方周末》和《南风窗》特约撰稿人,原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
原撰写的台海、财经和国际新闻报道,被新浪、搜狐、腾讯、凤凰网、央视网、新华网和《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联合早报》《东方早报》《南京晨报》《华西都市报》《广州日报》《都市快报》等国内外上百余家报纸和网站,在长达10年时间里广泛转载)
(注:本人持有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记者证、新闻采编人员培训合格证、多次获新闻奖、所采编的监督报道多次获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