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表示,目前未在我国几万名新冠肺炎康复病例中观察到长期携带新冠病毒的迹象,也尚未得到新冠肺炎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关于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不太可能。从其同类的两种冠状病毒,比如引起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两种冠状病毒,尚未观察到感染者持续带毒。从我国几万名新冠肺炎恢复者来看,也未观察到长期带毒的迹象,因此目前的知识认为,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证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我省昨日疫情通报4月23日0-24时,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新增出院病例1例。截至4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2例,出院病例15例,尚在院隔离治疗7例。
当日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截至4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例,均已出院。
当日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医院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的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境外输入3例。
目前,追踪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3人,已解除医学观察人,尚有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专家提醒: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复杂,要紧绷疫情防控常态化这根弦,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请来苏返苏人员自觉按照相关规定,如实履行健康申报、行程史填报等信息报告责任,并登录“苏康码”等平台进行健康申报。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请尽快到定点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前2周生活轨迹。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袖遮掩口鼻。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建议仍应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出行,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注: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请作者与我们联系获取稿费或要求删除。素材来源:央视新闻、健康江苏
编辑:李澍
审核:马亚东
校对:欧阳奕
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同框”发声:赞成现在复课!
五一能跨省旅游、赴婚宴、参加聚会吗?权威专家最新回应……
给“麻雀”一个“春天”——《解忧杂货店》读后感
本周六起,全省机动车无需再贴检验标志!
新冠病毒是人为制造?世卫组织辟谣!我省昨日无新增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疫情最新情况在看,大家都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