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
养好肺
肺炎位居10大死因第3名,若能及早就医,治愈率越高,若没有好好医治,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肺炎常来得又急又快,让人防不胜防,重要的是平时应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摄取足够营养、多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才能抵挡细菌、病毒的威胁。
图/healthline
在所有呼吸道疾病中,影响最大的非肺炎莫属,它是10大死因的第3位,其中大多数为65岁以上者,但其他年龄层的人也不可以掉以轻心!
一旦发生感冒或抵抗力下降时,肺炎就有可能趁虚而入,若没有好好医治,后续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一细菌、病毒性肺炎严重者致呼吸衰竭?肺部发炎会令肺泡囊内充满脓和水,使氧气不能进入血液,影响到气体交换,当血液中的含氧量减低时,身体的细胞不能正常运作,最后引发呼吸衰竭、败血症,最终导致死亡。
肺炎是指致病原入侵下呼吸道导致的肺部发炎反应,以「细菌性」和「病毒性」为比较常见的肺炎类型,比较少数的肺炎病患是因为真菌或寄生虫所引起。
(一)细菌性肺炎:
由于肺炎链球菌等典型细菌跑到肺脏当中,引起肺脏的感染,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冬季到春季为主要流行季节。以老年人、幼童、慢性病患者最容易受到感染,不过细菌感染的肺炎可以靠施打疫苗预防。
(二)病毒性肺炎:
病毒引起肺脏感染。夺走多条人命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MERS(中东呼吸症候群冠状病毒感染症)以及尚未结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是病毒性肺炎。
(三)吸入性肺炎:
吸入被细菌污染的口咽部或胃的分泌物,所造成的肺部感染,常见的包括在呕吐后吸入呕吐物或胃酸,或是因吞咽功能障碍,将分泌物反覆吸入肺里。年长者常因器官功能退化、共病症多、服用药物增加、长期卧床、鼻胃管喂食及营养状况不良等,成为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族群。
为了防止吸入性肺炎,年长者进食时,最好采取坐正,同时将头稍向前倾,这种姿势的吞咽功能最好,有些中风患者无法坐起身体,可以斜躺约60度,避免呛到。同时还要注意进食后30分钟不要躺下,以免发生胃食道逆流,导致吸入性肺炎。
另外,食物调理成易吞咽的形式,保持口腔清洁、吃饭时不说话,都可以有效避免产生吸入性肺炎。
相关内容:老年人的食物,做不好就可能变成“毒药”,适老化餐饮的7个简单技巧,建议收藏
二肺炎夺命!除了咳嗽,还有四个症状频繁的咳嗽或者是轻微的喘息,很多时候都无法及时注意,可能会觉得这是小感冒,或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的变化。然而,这些看似寻常的小症状,往往都是肺部疾病的征兆。
若不提高警觉,最后就会变成严重的肺部疾病,其中影响我们最大的疾病,包括肺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肺炎,以及肺结核。
了解一些肺部疾病的早期征兆,可以帮助我们及早预防疾病的发生。
(一)慢性咳嗽:
咳嗽是身体正常的保护机制,它可以帮助呼吸道清除被吸入的烟、尘或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及维持肺脏功能。
所谓的「土水师怕抓漏,医师怕看咳嗽」,这是因为咳嗽的原因很多,从抽烟、感冒,到肺结核、肺炎、肺癌等,甚至胃食道逆流等非呼吸道、肺部相关疾病都有可能,所以不容易诊断,也就不容易医治。
一般人最感到困扰的是「慢性咳嗽」,所谓的「慢性」指的是咳嗽症状已经超过3个礼拜,而且经过治疗仍没有见效。这是一个重要的早期症状,预示着您的呼吸系统已经有些问题了,需要特别注意。
(二)多痰:
痰是抵抗感染或防御刺激造成肺部损伤的屏障,也是一种警告信号。
当有细菌进入肺脏,人体想要与之对抗的话,就是转化成痰再咳出来,一般来说经常运动、肺活量好的人,就比较容易把痰咳出来,反之,咳不出来时,就很容易积痰,造成肺部发炎。
痰液的颜色是评断肺部健康与否的指标之一。一般痰液呈现白色泡沫状,就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若带有黄色可能是细菌性感染所造成;假使痰液中含有血丝,常见于肺结核、肺癌患者。
(三)呼吸困难:
喘不过气只是因为年纪变大、体力变差?
呼吸困难是一种需要比平常更用力,才能吸到空气的症状,令人感到十分痛苦。长时间有呼吸困难的状况,可能就是慢性病的征兆,例如潜在的心脏、肺部或肥胖疾病。
细菌、病毒感染是呼吸困难的原因之一,其中不乏可能致死的肺炎、肺结核,需多加注意!
(四)胸痛:
只要一呼吸就会痛?常见胸痛原因有心脏血管、肺脏、肠胃等因素,因此胸痛不只是心脏病的征兆,也可能与肺部疾病有关。
当肺部疾病影响到肋膜就会引起胸痛,甚至会感到呼吸困难,在这之前可能不会有明显的痛感,容易被忽略,因此应留意胸痛症状,同时可能伴随咳嗽、易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发现自己变得易喘,或是慢性咳嗽3周以上,还开始有胸痛的情形,需赶紧就诊。
(五)胸闷:
总是觉得胸闷,但不会疼痛,像被什么东西压住一样!
胸闷可能是心脏造成的问题,但是当肺脏的氧气量不够时,也会产生胸闷的现象,如:肺积水、气胸等情形,因为压迫到了肺脏而吸不到氧气,就会感觉胸闷;如果积水量不多或气胸情况不严重,就可能会延迟就医。
三感冒不等于肺炎患肺炎的7种高危险群「医生,我的感冒拖了好久没有好,会不会引起肺炎啊?」
肺炎通常发生在感冒之后,所以很多人会误以为,只要感冒拖很久,就会引发肺炎,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人体在得到感冒之后,自身的免疫力就会失衡,此时肺炎链球菌和病毒就会趁虚而入。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感冒还没好,又感染了肺炎!」而不是感冒「变成」了肺炎。
肺炎在所有年龄层都有可能发生,不过仍有一些危险因子,像是吸烟、环境污染、慢性发炎等,其中以吸烟占据最重的比例,约占80%!高危险群可能会提高患病风险,像是抵抗力较差的幼童或老年人,更需要特别留意。
肺炎症状轻者,很少被注意到,严重者则需要住院治疗,而每个人罹患肺炎的反应也会因为感染细菌的种类、年龄,与身体的免疫系统的高低而不同。
以下为容易患病的危险因子或高危险群: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抽烟、空气污染、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病、癌症等)、吸入带有病菌的异物(如:食物、液体等)。
四肺炎会好吗?「医生,我会不会是得到肺炎了啊?」
想知道自己是否罹患肺炎,医师需要先了解患者的病史、理学检查,主要的诊断方式是照胸腔X光片、痰液检查、血液检查。
不过X光检查只能大致了解肺部的状况,仍无法完全反映病人的严重程度;痰液检查可以协助医师确定患者感染的致病原;其他诊断方式还有尿液检查、流感快筛,都可以帮助医师诊断。
当确诊为肺炎之后,许多病患的疑问便是:「肺炎会好吗?」
以现今的医疗水准来说,肺炎是可以治愈的,仅有少数患者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关于肺炎的治疗,医师会依照病患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病况轻微者,便服用抗生素,再让病人回家接受居家治疗;相反地,病况严重者,便需留院治疗,例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医师便会考虑给予氧气,或以人工呼吸器协助换气。
图/lungdiseasenews
由于抗生素不能杀死病毒,因此病毒性肺炎会采取克流感疗法;支持性疗法是让病患补充足够的营养、均衡饮食,或是使用药物减低病人症状等,皆有助于身体恢复。
五接种肺炎疫苗降低死亡风险年长者常因身体退化,或原本就有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较差,若是感染了肺炎,病情往往一发不可收拾。
因此,很多地区都会在肺炎高发季为老年人、幼儿接种肺炎疫苗。疫苗虽然不是万能的,但可以降低至少5成的的感染。
除了疫苗之外,想要预防细菌、病毒入侵肺部,减少微生物进入呼吸道、并提升个人抵抗力,要从生活做起,您可以这么做:少与病菌接触、戴口罩、保持环境通风、均衡饮食、保持运动习惯,以及戒烟!
图/healthline
肺炎常来得又急又快,让人防不胜防,重要的是平时应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摄取足够营养、多运动,增强自身抵抗力,才能抵挡细菌、病毒的威胁。
资料来源/《超强心肺免疫力》(博思智库)
相关内容:
老年人的食物,做不好就可能变成“毒药”,适老化餐饮的7个简单技巧,建议收藏
医学专家:声音是老年健康的晴雨表,让声音健康到岁的9个法则
晚年不需要他人照护!每天4个动作,训练咀嚼力与吞咽力
年纪大了不足可能危及生命!这张表教你轻松评估
80岁以后,这个病成了第一杀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