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具体指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老年人为慢性便秘的高发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进一步升高。疫情期间,老年人群因户外活动显著减少、心情焦虑紧张、饮食习惯改变等原因,便秘的危险因素增多,发生风险增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疫情期间老年便秘的预防1.改善饮食习惯:疫情期间,老年人可多进食含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并可食用含膳食纤维的谷物部分代替精米、精面作为主食,可以适当进食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果没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可适当摄入含油脂丰富的坚果类食物以起到软化大便的效果。老年人要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尤其是早上起床的时候喝水效果更好,大便含水量增加能使大便软化,能够有效防止大便干结导致的排便障碍。当然,如果是肾功能及心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还是要按照医嘱控制饮水量。
2.增加室内锻炼:老年人日常喜爱的散步、广场舞等活动,因疫情的限制无法开展。长期缺乏锻炼不利于肠蠕动,因此,建议老年人在疫情期间多开展安全的室内体育锻炼,比如太极拳、广播体操等。如果是卧床时间较长的老年病人,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以增强肠胃蠕动。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我们的肠道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或者三餐后,这时候肠道蠕动波比较强,会很有利于排便。因此,不管有没有便意,每天都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定时去排便,建立起良好的排便规律。此外,现在很多人喜欢在解大便时看手机,这往往会影响肠道蠕动,导致排便时间过长,增加便秘、痔疮的风险。
4.减轻心理压力:在疫情期间,老年人担心疫情,无法出门和其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往往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压力明显增加,而焦虑、悲观的情绪会导致便秘的加重。此外,在排便不理想时,很多老年人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我们有必要了解,并不是1天没解大便就算是便秘了,大可不必因为一两次没有顺利解大便而感到焦虑和沮丧。在疫情期间,老年人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增加和外界的交流,比如和自己的亲友视频,聊聊各自的生活,也可以看些有趣的网络新闻及视频等,减轻内心的压力。
二老年人便秘的居家治疗疫情期间,老年人应该医院就诊的频次,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的风险。出现便秘症状的老人,如果无法通过上述预防措施减轻便秘症状,且症状持续加重的,可居家口服乳果糖液、聚乙二醇散等渗透性泻药,同时多饮水,以增加大便中水分含量,软化大便。如果是由于胃肠动力差造成的便秘,则可以服用一些促动力的药物,比如莫沙必利等。但需要注意,应当尽量避免服用比沙可啶、果导片、大黄、番泻叶、芦荟、决明子等含蒽醌类物质的泻药,也不要使用一些所谓“纯天然”的通便茶,长期服用上述泻药有可能会导致结肠的黑变病等病变。三出医院就诊老年人便秘的同时出现大便带血、解黑色大便、大便变细、腹痛、近期体重减轻、发热、贫血脸色苍白等症状,医院就诊以排除器质性疾病。但应该注意,在疫情期间,医院的消化内科门诊开诊情况及具体就诊要求后再前往就诊。主管|医院政治工作处
主办|医院宣传中心
编辑:陈欣悦
作者:金震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