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新型冠状病毒,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老人、孕妇、儿童等风险相对较高。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四、潜伏期有多长: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潜伏期1-14天,多为3-7天。
五、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包括同室、同餐、同车、电梯的同乘者等。
六、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在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人没有相关症状,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的,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病毒传播力,因此要严格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临床表现:
以发热、乏力、干咳、气促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部分患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八、预后如何: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老年人及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九、基本防护措施:
(一)、基本习惯篇:
①尽量减少外出,②正确佩戴口罩,③勤洗手、多通风,④合理休息、适当运动,⑤饮食清淡,荤素搭配,少辛辣,忌烟酒。
(二)、口罩篇:
一、选择口罩:①防护能力优先级排名(从高到低);N95口罩外科口罩普通医用口罩。②普通百姓选用普通医用口罩就可以达到防护效果了。
二、使用口罩:①不盲目使用,不过度防护。家里、单独开车时,不需要佩戴口罩。②戴两个外科口罩不等于效果更好,反而会影响口罩的密闭性。③有呼吸道基础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护口罩,一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建议戴任何形式的口罩。④口罩不是万能的,但是正确佩戴口罩,经常洗手消毒,可以大大降低被传染的几率。
三、佩戴口罩:①戴口罩前将手清洗干净;②鼻夹侧朝上,深色面朝外;③展开叠层,用手将口罩固定于面部,使其覆盖口、鼻、下颌;④将耳带拉至耳后,调整耳带松紧度,在不引起头面部不舒服的前提下,束带应拉至最紧;⑤将双手指尖沿鼻梁金属片,由中央向两侧,慢慢向内按压,直至贴紧鼻梁;⑥适当调整口罩,使口罩周边充分贴合面部。
四、处理口罩:①普通人戴过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疑似病例及其护理人员用过的口罩,按照医疗废物收集和处理。②摘口罩时,手尽量不要接触口罩的外面,抓住两侧绑带将其取下后放入收集袋内再丢进垃圾桶,且立即洗手或进行消毒。
(三)、洗手篇
一、正确洗手:第1步:用自来水彻底润湿双手,涂上洗手液。第2步:与洗手液一起搓揉手的所有部分,不要错过任何角落。将手背,手指之间以及指甲下都打上泡沫。第3步:按七步洗手法至少揉搓20秒钟。第4步: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彻底冲洗双手。第5步: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擦干双手或风干。
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咳嗽打喷嚏后、外出回家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粪便后均需要洗手。
三、没有水可以洗手时怎么?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在手和手指的所有表面上擦拭凝胶,用手搓干。也可以临时用湿巾纸替代,擦拭手和可能触摸或搁置物品的表面。
(四)、居家消毒及公共、办公场所篇:
一、室内做好通风换气,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定期用75%酒精、毫克/升84消毒剂等消毒剂消毒,但不建议多种消毒液混用,以免出现意外。客人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居家用酒精擦拭消毒后,严禁立即使用明火,如抽烟、做饭等,应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以免引起火灾,甚至引发爆炸。
二、在公共场所正确戴口罩、勤洗手,不触摸眼睛、鼻或嘴巴。随身携带纸巾,电梯按钮、门把手均隔着纸巾操作,医院,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病人密切接触;医院后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