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困难的科普知识
什么是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呼吸时有异常的不舒适感,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可有呼吸频率、节律的改变及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等体征。
第一种是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呼吸困难显著,重者可出现“”三凹症”,多见于喉头水肿、肿瘤或者异物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
第二种是呼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气费力及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三种是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与呼气均费力。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等。
呼吸困难严重程度的分级
轻度呼吸困难,由中度及中度以上体力活动引起;
中度呼吸困难,由轻度体力活动引起;
重度呼吸困难,可由洗脸、穿衣等活动引起,甚至休息时也有发作。
首先我们要学会判断病人发病时的情况,这个很重要!
①神志:有无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或昏迷。
②面容与表情:是否存在口唇发绀、表情痛苦、鼻翼煽动、张口或点头呼吸及肺气肿病人表现出的缩唇吹气。
③呼吸的频率、深度和节律:轻度呼吸衰竭时呼吸可深而快。严重时则呼吸浅而慢,甚至出现潮式呼吸
为了避免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保养!
第一点:环境与休息:保持病室的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清洁和湿度适宜,哮喘病人室内避免湿度过高及存在过敏原,如螨虫,刺激性气体,花粉等。病情严重者应及时就医,便于及时观察并得到有效处理。
第二点: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根据呼吸困难类型、严重程度不同,进行合理氧疗和机械通气,以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家庭氧疗注意用氧安全,严禁烟火,防止氧气燃烧爆炸,氧疗装置定期更换、清洁、消毒。
第三点:呼吸困难会使病人产生烦躁不安,焦虑甚至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而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家属应尽量安慰病人,尽量在病人身边并给心里支持,增加安全感。
第四点:保证充分的休息:保证病人休息环境的安静,采取的体位以病人自觉舒适为原则,对于因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身体前倾,并使用枕头,靠背架和床边桌等支撑物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应穿着宽松的衣服并避免盖被过厚而造成胸部压迫等不适
第五点:要坚持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做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的训练,以提高呼气相支气管内压力,防止小气道过早陷闭,利于肺内气体的排出。呼吸功能锻炼的具体方法一定要记住噢,下面教大家具体方法:
首先是腹式呼吸:
两手分别放于前胸部和上腹部。用鼻缓慢吸气时,膈肌最大程度下降,腹肌松弛,腹部凸出,手感到腹部向上抬起。
呼气时经口呼出,腹肌收缩,膈肌松弛,膈肌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推动肺部气体排出,手感到腹部下降。
可以在腹部放置小枕头、杂志或书帮助训练腹式呼吸。吸气时物体上升,证明是腹式呼吸。每天3-4次,每次重复8-10次。
其次是缩唇呼吸:
病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同时收缩腹部。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
缩唇程度与呼气流量:能使距离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至于熄灭为宜
温馨提示:
逐步提高活动耐力: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基础上,家人协商并制定出日间的休息活动计划,以不感觉疲劳为宜。可有计划地逐步增加每天活动量并鼓励病人尝试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如室内走动,室外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体操等,以逐步提高肺活量和活动耐力。
当病人呼吸困难症状不缓解时,要及时就医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