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化痰汤
组方:胆南星6g全瓜蒌9g,黄岑10g,浙贝母6g,法半夏6g,杏仁6g,茯苓10g,陈皮6g,枳壳3g,焦山楂6g。
剂量以3岁小儿为例,3岁或3岁可以酌加或酌减
功用:清气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热喘。适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哮喘等属痰热内蕴者。
本方主要用于痰热内蕴,肺气郁闭之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临床以咳嗽或咳喘,喉中痰鸣声响如拉锯,咳痰黄稠或喘憋,咽红肿,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或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化裁:1、食积化热、蒸液为痰所致咳嗽,咯吐黄色痰液,纳呆食少,口臭,腹痛、腹泻或便秘等,可选用榔片、鸡内金、菜菔子、苍术、消积化滞;
2、外邪未尽者,患儿发热、鼻塞浊涕、咳痰不出,咽红,扁桃体肿大,配用金银花、苍耳子、射干、浙贝母、海蛤壳、僵蚕、青果等以清咽散结消肿;
3、外邪已解,痰热内盛咳喘者,可加炙麻黄、石膏、车前仁、地龙等清热平喘化痰;咳剧伴呕吐者,加竹茹或生姜等;
4、久咳,夜晚明显,肺部无阳性体征者为风夹痰热内伏肺络,宜配祛风通络之地龙、僵蚕、蝉蜕等;
5、喉中痰鸣,肺部听诊粗湿啰音或喘鸣音、咽红,舌红,指纹紫滞者,可配少量葶苈子、细辛或紫苏子、桑白皮,以温肺与清热化痰并进,同时原方中的黄芩、胆南星可加大用量以监制辛温之性;
6、对于患儿肺脾虚弱,反复发作之咳喘,肺内闻及痰鸣音难化者,宜配黄芪、太子参益气托邪外出,以扶正祛邪
注意事项:该方是治疗痰热内蕴肺失宜降之咳嗽证。若素体阴虚,热病后期所致阴液耗伤,肺阴亏虚之咳嗽,不适用该方。
清气化痰汤已在临床广泛长期使用,用该方治疗痰热内蕴,肺失宣降之咳嗽或咳喘病上百例,根据夹食积、热重或痰重的不同隨症加减,总有效率达90%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