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区分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
1、感冒
感冒一般指人在着凉、劳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临床表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无明显发热,体力、食欲无明显影响,无明显头痛、关节痛、周身不适等症状。患感冒的人一般上呼吸道症状很重,但全身表现较轻。
感冒通常无传染性或传染性较低。
2、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甚至暴发疫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3N2、H1N1亚型以及乙型流感,常在冬春季引起季节性流行。
临床表现:发病急,全身症状重,体温可上升至39度以上,头痛、肌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明显。对老年人、儿童、肥胖人士、孕妇、慢性病患者,流感可致重症肺炎,甚至导致死亡。
3、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导致全球大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多数病人,起病相对比较缓,尤其是在发病的前三天,会有一点低热、咳嗽、畏寒等症状,往往不太严重,随着病情进展,在第5-7天症状会愈发严重。
临床表现:普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逐渐加重的乏力等症状,早期症状比较轻,但到了1周左右的时候,病情会逐渐加重,发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
典型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会有一个逐步加重的过程,尤其到了第2周,常常表现的病情是最严重的。而一些重症患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等,甚至引起死亡。
02如何区分感冒、流感、新冠肺炎?
1、普通感冒、流感、病毒性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它们的症状有相似的地方,一般症状的严重程度是逐渐递进的。
2、流感虽然也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疾病。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而流感则会出现更重的发热和躯体症状。
3、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症状通常包括:高热伴寒战,头痛,干咳,食欲不振,极度疲劳,呼吸困难,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加重,频繁出汗导致皮肤冷湿。少数人伴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4、在冬春季节,如果出现高热(体温大于38.5℃)、全身乏力可能是流感,如果还合并了胸闷、喘气、呼吸困难、频繁咳嗽那可能是肺炎。这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03公众如何防控流感、新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
1、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在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锻炼身体等。此外,接种流感疫苗可针对性地提升个体防病能力。
2、保持手部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
保持家庭和工作、生活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阴冷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随身携带口罩,在密闭场所、近距离接触他人时按要求佩戴口罩。
5、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远离野生动物
不接触、猎捕、加工、运输、宰杀、食用野生动物。不去侵扰野生动物栖息地。
7、发病后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佩戴口罩、采用医院就诊;若必须乘坐交通工具,应注意减少接触其他物体表面。
若发病前有外出旅居史、异常症状人群接触史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尽可能详细回忆回复医生有关问询,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发现周围人群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与其保持一定距离,并可主动提醒其就诊。
-END-往期推荐:没想到那些难吃的菜,反而让人更健康不吃晚餐能减肥?大家真的不要再上当了养胃要先杀菌,多吃4样食物,少碰3件事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