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险联社
“新冠病毒”每天不断上升的确诊和死亡数字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全国已经采取了最高等级的防疫手段,但是疫情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
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突发疾病,也许大家对于它的治疗费用没什么概念。另据早先澎湃新闻的报道,医院用移动心肺仪(ECMO)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型冠状病毒危重患者。
图片来源:网络
小编查阅了相关的介绍资料,在治疗新型冠状病肺炎患者的过程中,插管,移动心肺仪(ECMO)可以帮助患者扛过最危险的阶段。
1什么是ECMO?人工肺(ECMO)学名:体外膜肺氧合,其核心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运转时,在泵的推动下血液从静脉引出,通过膜肺吸收氧,排出二氧化碳。经过气体交换的血可回到静脉,也可回到动脉,前者主要用于体外呼吸支持,后者可以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
人工肺是替代心肺部分功能的医疗手段,让患者的肺得到充分休息,为复原赢得时间。在上面的案例中,医院就是运用人工肺ECMO技术,让这位新冠病毒危重患者的肺得以“休养生息”,扛过了病毒的侵袭,直至痊愈。
2人工肺的治疗花费每个人工肺都是一次性用品,它分为体外套包(价格为4.5万元)和体内穿刺套包(价格为1.7万元),这些耗材都是进口的,所以属于完全自费项目。ECMO(人工肺)开机当天的费用大约就在7万左右。
人工肺顺利启用后,每天需要进行血气分析、电解质、血氧、血压、心率等指标监测,并根据相关分析正确用药等,平均每天费用元左右(不含重症ICU监护费用、其它生命支持、特殊药物、血制品)。这些日常费用,可以进入医保,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报销。
一次人工肺大体能用20天左右,所以上一次人工肺(ECMO)大概要准备13万元左右,如果病情复杂,还需要其他更多支持的,费用会更贵。
3人工肺的花费谁来买单?早在1月21日下午,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就宣布了:门诊费也均由政府埋单。这样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基本上实现了患者零缴费。
图片来源:网络
接着1月22日,财政部和医保局也联合发文:《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救治费用保障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卫健委的官方网站,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方案也已经更新到了《第四版》。
图片来源:网络
4保险能赔吗?虽然治疗费用有国家买单,但是已经买了保险的,如果不幸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保险能赔吗?就拿最常见的四个险种来跟大家一一说明:
1.意外险:不赔
在保险中意外必须包含四个要素: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缺一不可。而此次的新型病毒属于疾病,因此无论病毒导致的住院还是死亡,意外险都不能赔付。
2.寿险:身故可赔
寿险需要以身故作为赔付条件,除了免责条例以外的身故,都能赔保额。所以如果不幸因感染冠状病毒导致身故,如果有寿险的话,是能正常申请理赔的。
3.重疾险:不一定赔
重疾险只赔合同里约定的疾病并且需达到相应的赔付条件。像很多重疾险中有埃博拉病毒感染、疯牛病等传染性疾病,那就可以赔付,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新发现的病毒,不在重疾险合同中,所以不能赔付。
但是,如果是因此造成的并发症属于重疾的保障范围,是可以赔付的。如果因为新型肺炎造成深度昏迷、慢性呼吸功能衰竭或者达到重疾险条款中约定的相关标准,是可以理赔的。
4.医疗险:可赔
只要你投保的医疗险条款中没有将法定传染病作为除外责任,等待期后且住院治疗,在保障范围内、超过免赔额部分的医疗费用都能获得赔付。
图片来源:摄图网
5小结其实,在这场疫情的战役中,保险行业鞠躬尽力。据保险行业协会截止1月30日16:00的统计数据,保险行业捐赠的款项和物资已经超过2亿元。除了物质上的支持,保险公司还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赠送了大量的保险保障,风险保额超过千亿。
同时,还在第一时间推出了惠民举措,启动应急预案、开辟理赔绿色通道、扩展保单责任范围、取消等待期、免赔额、医院限制等针对疫情的有力措施。在这场严重影响到全体国民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疫情中,保险保障对于家庭的稳定,乃至社会的稳定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后,希望大家都做好防范措施,健康平安的渡过这段时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各类防控手册汇总,免费下载!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