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高龄老人谨防心梗趁虚而入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急诊大厅,我们看到前来就诊的患者绝大多数是中老年患者。据急诊科安朋朋医师介绍,白天接诊心衰、肺炎等症状的高龄老人较多,夜间就诊患者以感冒、发热、咳嗽、肠胃炎等症状的患者较多。连日来,急诊接诊日均余人次,为有效缓解急诊就诊压力,加快急诊病人分流,海慈医疗集团急诊科启动病人分流红色四级预警,有效保证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

93岁的李奶奶早晨起床后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在医院就诊,医生接诊后给予心电图等检查,及时给予吸氧和心衰药物治疗,老人的不适感得到缓解。据安朋朋医师介绍,受寒冷刺激,老年人的冠状动脉容易发生收缩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另外,近期气温较低,人们还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这些都会加重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情。

据心血管二科崔国方主任介绍,季节转换,气候变冷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原因。入冬以来,气温骤降,中老年人血压、血糖控制难度增大,心脑血管疾病明显高发,几乎每天都会接诊多例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入院治疗。

“心肌梗死前其实是有征兆的”,崔国方主任说,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胸痛、胸闷)加重,持续时间半小时以上,活动时加剧;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崔国方主任提醒市民,一旦出现长时间胸痛症状,要及时拨打医院,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错失最佳救治机会的患者即使能挽回生命也会出现慢性心脏功能不全等症状,着实令人可惜。医生特别提醒,也有不少老人并无胸痛症状而是出现疲乏、无力、嗜睡等,也要引起重视。

出现心肌梗死怎么办?崔国方主任指出,根据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及时进行介入治疗,争分夺秒恢复心脏血管供血是最佳治疗方案,而家属的理解和积极配合也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一环。

相关链接

今天上午,在公交车上突发心源性猝死的市民韩先生经过紧急救治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病情稳定,顺利康复出院。

12月8日,75岁的韩先生在公交车上突发心跳骤停,经急救、海慈急诊科、ICU、心血管二科等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及时抢救和努力,创造心源性猝死病人的生命奇迹,韩先生逐渐脱离生命危险。12月14日转入心血管二科病房,崔国方主任为他进行详细检查后发现患者心脏左主干80%狭窄,LAP齐头闭塞,在家人和医生的沟通下,为防治疾病再次复发,心血管二科崔国方主任与团队为老人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术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开通闭塞血管,老人胸闷胸痛的症状消失。经历生死劫难的韩先生深深地对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他的子女也特意送来锦旗表达对医生救死扶伤的感谢之情。“医院医护人员真是可以!很敬业!医术好!”老人的女儿说。

“护心”小贴士

崔国方主任表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保持情绪稳定:

不要大喜大悲,不要打乱生活规律,要注意作息时间。

合理安排饮食:

一日三餐饮食宜清淡,切勿暴饮暴食,戒烟限酒,要限制动物脂肪以及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适量运动锻炼。健康生活方式比盲目服用各类保健品更重要。

注意防寒保暖:

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特别对于生理机能减退、抗病能力减弱的老年人来说,疾病更易发作或复发。

及时检查治疗:

本身已有心脏病或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出现胸闷、气短症状,医院接受检查,听从医嘱,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千万不要拖延病情,否则得不偿失。

摄影:刘伟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fyzl/1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