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
咳嗽是一种不自主的防御性的反射动作,可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和从外界吸入的异物排出体外。痰液是支气管粘膜的分泌物,一般为无色或白色无味。如果出现剧烈频繁的咳嗽,或痰液的颜色、性质、气味及量发生改变时,即有病理意义。
(二)病因
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受到刺激性气体、异物、炎症、肿瘤、出血等刺激。
2.胸膜疾病:各种类型胸膜炎、气胸等。
3.心血管疾病及中枢神经疾病:肺淤血、肺栓塞、脑炎或脑膜炎。
(三)临床表现
咳嗽的分类:干咳无痰:多见于急性咽喉炎、胸膜炎、肺结核等;湿性咳嗽:伴有痰液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四)护理要点
1.有效的咳嗽
对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帮助,无效的咳嗽对慢性肺疾患病人是有害的,它可使呼吸道塌陷,使薄壁的肺泡破裂产生气胸。我们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要教会病人有效咳嗽的方法。
1)慢慢地深吸气,以打开气管使肺部膨胀。
2)憋住气,以建立胸部和腹部的压力。
3)肋间肌和腹肌收缩,压迫胸腔和腹腔。
4)声门突然打开,使气流快速冲出。
2.痰液不易咳出时的措施:
1)水化作用: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约—毫升。
2)湿化作用:可行雾化吸入,以起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
3)体位引流:是将病人置于适当的体位使有病灶的肺处于高位,利用重力进行引流,使痰液易于排出。体位引流的手法有两种:
叩击法:将手心屈曲呈杯状,叩击病人患病区域促进痰液松动;震颤法:用双手按压在病肺部位,用手产生带能量的波动,以达到松动痰液的目的。
3.痰多的病人还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由于口腔细菌的滋生,而影响对呼吸道感染的控制。
4.注意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发现异常报告护士。
5.正确留取痰标本:病人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呼吸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放入无菌痰盒内并及时送检。(不超过两小时为宜)
1.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宣传片
2.常见临床症状的观察和护理之一: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3.老年人的常见病护理之六:老年骨性关节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