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将至,了解三伏贴灸

一、三伏贴(三伏灸)常见适应症:

1、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肺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小儿肺炎咳喘,哮喘,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2、肺主皮毛,故某些皮肤病患者也可以考虑此种治法加强疗效;

3、慢性肺心病;

4、女性痛经,月经不调,不孕,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5、男性性功能障碍;

6、小儿老人及部分成人免疫厌力低下;

7、骨关节疾病(风湿类风湿等),肌肉劳损,颈肩痛;

8、头痛,眩晕,腹痛,呕恶,厌食等。

二、三伏贴(三伏灸)的疗程及可能出现的反应:

1、三伏疗法一般以三年为一疗程,病程较长者还需延长疗程;

2、通常成人可敷贴8~10小时,小儿4~6小时,每隔10日一次,但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敷贴时间及频次可略加调整;

3、肺系疾病通常每次取四个穴位左右,以中药外敷于上。敷贴的中药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灼热,红肿,丘疹,瘙痒,甚至大泡等皮肤反应,老人小儿以及皮肤状态不稳定的患者需注意,如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与医师联系;

4、其他脏腑疾病根据个人情况取穴治疗。

三、三伏贴(三伏灸)后的注意事项:

1、年龄2岁以下的幼儿;

2、严重的皮肤损伤,破溃者;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

3、心理障碍,精神疾病者;

4、瘢痕体质;

5、孕妇;

6、阴虚火旺者;热性疾病者;结核病活动期伴咯血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等。

四、三伏贴(三伏灸)的时间:

五:三伏贴(三伏灸)介绍:

传统医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治则严谨,治法灵活,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其显著特点。其中,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相互影响,密切关联的。早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就已经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传统医学中将一年划分为五季,即春,夏,长夏,秋,冬。根据中医阴阳五行理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阴阳相互克制又相互依存。而又春乃阳中之阴,夏为阳中之阳,秋乃阴中之阳,冬为阴中之阴,长夏为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之际,故认为长夏乃阳中之至阳,此时恰恰是克制阴寒之疾的最佳时机。

中医特色疗法之三伏贴(三伏灸)正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中以阳制阴之法,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药物或灸条,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取穴或外用贴敷于皮肤上,或将灸条置于穴位上做灸法,其目的均为刺激穴位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荣养脏器。又因夏季三伏天,人体气血更易通畅,药物更易循经直达脏腑,故三伏天做此类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年三伏将至,让我们共同继承并发扬传统中医疗法,拥抱健康,向疾病说再见吧!









































白殿疯用什么药才能好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fyzl/20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