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侵袭祖国大地,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无时不刻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力度加大,病毒样本成功分离,检测试剂的投产,以及相关有效药物的发现和投入疫苗研发,“武汉肺炎”防控开始释放积极信号。
如此危险的病毒会感染引发肺炎的发生,是否也会导致肺癌的发生呢?且对于已治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未来是否存在肺癌隐患?
其实,癌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肺部疾病经过“变化”,才有可能转化成癌。因此,如果能对癌前病变及时治疗,我们可以成功地和癌症说“再见”。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尚无导致肺癌发生的病例,但可以分析肺炎是否会导致肺癌的发生并加以参考。肺炎主要是由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受到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这些病原体入侵,使肺组织发生了炎症反应,出现其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物质的渗出。而导致肺癌的主要因素有很多,例如吸烟,职业环境所接触致癌的物质,如铝的代谢产物、芥子气、氯气、福尔马林、苯、甲醛等,电离辐射等会增加肺癌的发生率。既往的慢性炎症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在这个慢性感染的过程中,可能化生为鳞状上皮,导致癌变。家族性遗传的易感性和免疫功能下降、大气污染等都可以导致肺癌的发生。
肺炎和肺癌的始发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咳痰,拍胸片可见肺部“炎性浸润”阴影。使用消炎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往往使病人误以为自己疾病已好,没有进行进一步检查。直到同一部位反复出现肺炎表现,并久治不愈,才查出罹患肺癌。此外,肺结核和肺癌的鉴别诊断也非常重要,发现肺部肿物,也不能盲目抗痨治疗。否则也容易错过手术良机,治疗难度和代价很大。
不典型增生炎症和慢性炎症是最需要警惕的。其对肺部存在长期的慢性刺激,很容易演变为癌症。如反复发作的肺炎,而一些病原体,尤其是结核、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后瘢痕已被证实与肺癌发病相关。通常,这些基础疾病如果得到及时治疗,一般就不会发生癌变。但最怕的是,由于肺炎、肺结核的初始症状和肺癌比较相似,如果一时大意,就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长期吸烟的患者,刺激支气管和支气管粘膜产生慢性炎症,导致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也可导致间质性肺病,同时烟雾中的有毒物质刺激支气管粘膜细胞,出现中度或重度的细胞异生,肺癌的发生率更高。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一定要注意
1、持续性发热
日常生活中,通常肺炎在发生之后所导致的发热,很容易会导致患者出现高烧的情况,而像这种高烧在通过药物服用之后,会得到一定的缓解。而一旦病情发展成了肺癌,由于肿瘤的坏死会导致体内出现持续性的低热,哪怕在服用退烧药之后依旧无法让体温得到下降。
2、胸闷疼痛
日常生活中,一旦出现了肺癌问题,其患者就会伴随有不定时的胸闷和胸疼痛等问题。所以长时间存在肺炎的朋友,倘若发现自己经常出现胸闷或是胸部疼痛,并且持续性的出现,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警惕可能是肺癌风险了。
3、痰液中带血
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肺癌,那么患者在咳嗽时就会出现痰液带血的情况;通常肺炎在出现之后,所咳出来的痰液并不会带有血丝,只有在发展成肺癌之后才会伴随有痰液带血的情况出现。
4、咳嗽不止
日常生活中,咳嗽是肺炎跟肺癌会出现的一种症状表现,然而长时间存在的肺炎后,倘若引起肺癌问题,其所表现出来的咳嗽主要是由于气管黏膜被刺激而出现的咳嗽不止。
肺炎患者治愈后需要注意什么?
1、自我调理
肺炎患者出院之后,还需要积极的调理,适当的锻炼,增强体质,晚上不要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清新,温湿度适宜,同时还应该要注意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心态也能够使疾病尽快恢复。
3、健康饮食
饮食上应该要注意不吃辛辣油腻,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像一些浓茶,咖啡,烈酒以及碳酸饮料含有酒精的饮料都应该要注意尽量避免摄入,尤其烟酒要禁绝。多喝水,促进排泄,提高自身抵抗力。
4、注意个人卫生
在疫情非常时期,尽量不出门,即使出门尽量避免人流多的地方,务必佩戴N95或医用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以免引起一些其他不必要的感染。
5、呼吸锻炼
多做深呼吸锻炼,侧重于呼吸肌的锻炼,包括上肢和胸廓运动、鼓气憋气练习、缩口呼气法锻炼等,以提高肺部功能。
6、定期体检
建议肺炎患者康复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这样,即便有肺癌也能及早发现,提高治愈率。
战疫当下,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早发现早隔离,根据各方面的要求落实防护措施,从自我做起,迅速建立自身健康免疫应急机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全力以赴,共克时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