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糖尿病人更应重视,这些预防

1月23日,卫生应急办网站发布“17例死亡病例病情介绍”信息,其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死亡患者较多。此外,1月1日至20医院确诊的99例患者的特征和预后的回顾性研究于1月30日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结果发现99名确诊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5岁。本次观察性研究发现,大约一半(51%)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伴有慢性基础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患者更容易被感染的原因在于免疫力较低,并且老年、肥胖以及合并症可能与死亡率增加有关。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明确提到:人群普遍易感,糖尿病人群免疫力相对较低,更易感染相关疾病,一旦感染,病情会发展得更快,预后往往更为严重,面对新冠肺炎,糖尿病人更应重视,这些预防建议请收好。

一、多种因素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更易感

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特别是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感染,可能的原因包括。

高血糖状态: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IgG显著降低,免疫功能发生改变,这可能是由于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所致,血细胞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降低,导致免疫力下降,并且易合并感染或传染疾病。

胰岛素缺乏:年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胰岛素可能通过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帮助抵御感染。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特殊的胰岛素信号通路,一旦激活,就会加速免疫系统的T细胞反应,进而保护身体免受疾病和致命感染,因此胰岛素缺乏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代谢紊乱: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代谢紊乱,导致蛋白质分解加速,合成减慢,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生成减弱,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减弱。因此,在这个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我们再次呼吁糖尿病患者或其他潜在疾病患者更加注重自我保护。

二、送给糖尿病人几项保护建议

1、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的长期稳定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坚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降糖药。

2、合理营养:食物的选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建议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兼用畜禽鱼蛋、牛奶类、大豆坚果类、少油少盐。

3、经常锻炼:对于糖尿病患者,即使在家里经常锻炼也是必不可少的,锻炼方法可以选择室内快走、健康锻炼、太极拳等,运动不宜剧烈,在一定条件下,应监测锻炼前后血糖的变化。

三、给所有人的建议

1、外出时戴上口罩:通过飞沫传播新冠病毒是一条明确的传播途径。当病人或携带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携带飞沫传播。因此,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外科医用口罩。

2、勤洗手:在病毒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粪便或口腔传播)的情况下,手是与外界和身体粘膜接触最频繁的部位。因此,频繁洗手(长时间洗手)和戴口罩一样重要。

消毒:由于病毒可在体外存活2-3天,应定期对工作和家庭环境进行消毒,可选消毒剂包括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液。提倡吃熟食:新冠病毒经56℃,30分钟即可被灭活,因此提倡大家吃熟食。

最后,希望每位糖友都能做好自我管理、自我防控,保持乐观的情绪,不造谣,不传播谣言,加强营养供应。咱们携手共进,疫情终将过去,春来必定花开!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fyzl/6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