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个什么鬼你们听过吗

HAOYISHENG导语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多见于新生儿和6个月以内的婴儿。尽管RSV感染后症状一般较轻,但是RSV感染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婴幼儿生活质量,增加医疗负担。预防健康婴儿免受RSV感染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需求。

1.什么是RSV?

RSV,是英文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的简写,中文名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年从黑猩猩呼吸道分离出来的,在细胞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导致相邻的细胞融合,细胞病变形成类似合胞体的结构而被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而且分为三个种,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牛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鼠呼吸道合胞病毒。

2.感染RSV有什么症状?

RSV感染呈全球广泛流行,其流行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

在北半球国家和地区,RSV的流行存在明显的流行季,主要集中于11月至次年2月的冬季和早春季节;

在热带和亚热带,RSV在潮湿的雨季感染率出现明显增高,这不深圳就是这几天又潮又热的时候发病暴增。

这个病毒神出鬼没,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可能为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者中耳炎,也可能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在一些高危的孩子如早产儿中,可引起重症感染,甚至可以累及呼吸系统以外的脏器。儿童早期RSV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感染患儿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婴儿及<2岁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初通常存在2-4d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发热、鼻塞和流涕;之后很快出现下呼吸道症状,出现咳嗽、喘息;进一步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呼吸费力(呼吸做功增加)和喂养困难等;部分婴儿临床过程表现为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喂养困难、精神萎靡等。

3.感染了RSV怎么办?

作为一种普通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急性期的宝宝,应该动态观察并且评估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娃能正常进食,可以继续经口喂养,如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进食后呛奶易引起误吸等情况,就可以给予鼻胃管营养摄入等,具体可咨询呼吸专科医生。药物预防方面,帕利珠单抗是针对RSV的特异性抗体,但尚未在国内临床应用。同时我们目前针对它也还没有可用的疫苗。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RSV感染的患儿能完全康复,不遗留后遗症。但婴儿期RSV感染的患儿出现哮喘的概率约是健康婴儿的4倍。

4.RSV感染的治疗药物及注意事项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治疗药物主要有抗病毒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菌药物等,人源化特异性抗体帕利珠单抗可用于RSV的预防,其他新型RSV感染防治药物抗体类和融合抑制剂类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分类

药物

注意事项

抗病毒药物

干扰素:干扰素α-1b、干扰素α-2b

①对RSV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抗感染、平喘、吸氧、补液等常规基础治疗上,可试用重组人α-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疗程5-7d。

②不良反应包括流感样症状如低度发热、寒战、头痛、疲劳、乏力等,大部分可耐受;轻度骨髓抑制,表现为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停药可自行恢复;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如焦虑、抑郁、兴奋、精神病等;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皮肤黏膜病变、甲状腺功能异常(甲减或甲亢)、糖尿病;其他如诱发间质性肺病、刺激性咳嗽、视网膜病变、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体重减轻、腹泻、轻至中度脱发、肌痛、关节痛、食欲不振、耳鸣、荨麻疹、肾功能异常等;有致死性肝毒性报道,及致慢性乙肝、丙肝恶化。雾化吸入给药可刺激鼻、咽、胃肠道而出现恶心、呕吐、口腔炎症等反应。

③药物相互作用:与茶碱类药物合用可致茶碱中毒(恶心、呕吐、便秘、癫痫发作等),联用时建议监测茶碱血药浓度;与抗癫痫药物、红霉素、米诺环素、抗结核药物等对肝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合用,有潜在的肝中毒风险;不可与齐多夫定合用;不可与糜蛋白酶、乙酰半胱氨酸及异丙托溴铵同时雾化。

④禁用于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心脏疾病者、失代偿性肝病者、肾功能不全者、骨髓功能不正常者、癫痫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者。

利巴韦林

①不推荐常规使用,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实利巴韦林在RSV感染中的有效性。

②一般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轻度腹泻、便秘、贫血、疲倦、乏力、头痛、失眠、肌肉痛、关节痛、味觉异常等;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最初1-2周内出现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下降,通常在1-2g或更高的剂量才可出现;长期或大剂量可致心脏损害、肝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与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有呼吸道疾病患者(慢阻肺或哮喘)大量用药可致呼吸困难、胸痛等。

③药物相互作用:与干扰素联用会致贫血发生率增加;严禁与拉夫米定、去羟肌苷联用,可致线粒体中毒;与齐多夫定、司他夫定、扎西他滨等核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联用,可使后者疗效降低,并引起乳酸酸中毒。

④自身免疫性肝炎者禁用;活动性结核者不宜使用;有精神病史或精神病者不宜使用;严重肝损伤或失代偿性肝硬化者慎用;严重贫血者慎用;地中海贫血、镰刀细胞性贫血者不推荐使用;肌酐清除率50ml/min者不推荐使用;有心脏病史或显著心脏病症状、胰腺炎或有胰腺炎症状者不推荐使用。

支气管舒张剂

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抗胆碱药物:异丙托溴铵等

①支气管舒张剂如β2受体激动剂单独或联合抗胆碱药物雾化用于RSV感染后引起的喘息者,其疗效尚不明确。RSV感染伴喘息症状者,可试用支气管舒张剂,若用药后临床症状缓解,可继续使用,若无改善考虑停用。其中β2受体激动剂特布他林对β2受体选择性较沙丁胺醇更强,心血管方面的不良反应较沙丁胺醇更少,肥大细胞膜稳定作用大于沙丁胺醇。

②RSV感染已引起呼吸衰竭需呼吸机辅助通气的重症者,支气管舒张剂还可能增加心动过速等风险,需慎用。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等

不推荐常规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有过敏体质或过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喘息者,可试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可抑制气道炎症、改善通气及缓解喘息症状。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

3%高渗盐水

①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用于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其疗效尚有争议,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RSV感染后致严重喘憋者,其他治疗效果不佳,且住院超过3d时,可考虑使用。

②雾化时间少于20min,若用药48-72h临床症状不缓解、加重或有刺激性呛咳,需立即停用,并注意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孟鲁司特等

①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RSV感染后出现反复喘息者可试用,以预防喘息发作,其有效性尚需进一步验证。

②不良反应罕见神经精神事件,如焦虑、睡眠障碍(如噩梦、失眠)、易怒、言语障碍(结巴)、幻觉、攻击行为、强迫症、多动、烦躁不安、注意力与记忆障碍、抑郁、过度兴奋、自杀想法和自杀行为等。

抗菌药物

①考虑继发细菌感染,或重症者有细菌感染高危因素时,可使用。

②不推荐作为常规用药,也不建议预防性用药。

帕利珠单抗

①帕利珠单抗是可用于RSV预防的人源化特异性抗体。患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心脏疾病及慢性肺疾病的早产儿(胎龄<32周,在新生儿期使用过体积分数超过ml/L氧气),RSV感染高发季节开始,1岁内可给予帕利珠单抗预防,在当地RSV流行前1个月开始,最多连用5个月。

②不推荐胎龄<29周的早产儿使用,除非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及慢性肺疾病。医院获得性RSV感染。

5.如何预防RSV?

虽然RSV不属于法定传染病但具有一定传染性,所以儿童生病期间建议在家休息,保持规律生活习惯,做好卫生防护。洗手和接触防护是预防传播的重要措施。就现有的研究显示,RSV主要通过鼻咽粘膜或眼粘膜接触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传播,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要知道,RSV可以在手和污物上存活数小时。对于幼儿,我们建议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在RSV流行季节,少带娃去人群聚集的环境,在任何场所均应洗手(用肥皂洗手或含酒精的溶液洗手),尤其家有二胎时,当兄弟姐妹有呼吸道感染时,更应该加强洗手。同时,我们应该告诉宝宝养成良好的咳嗽卫生习惯,咳嗽时掩盖口鼻。在医院,与患儿直接接触的人员均应在接触患儿前后消毒双手,如果无法使用乙醇类消毒剂,应用肥皂和水勤洗手,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推荐将患儿隔离于单人病房或与其他RSV感染患儿一起隔离于同一病房;在疾病暴发期间,应尽量避免照顾RSV感染患儿的医护人员同时照顾非感染患儿。

6.感染RSV后可以获得终生免疫吗?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不充分,不能产生持久免疫力,因此,同一个流行季节,不同亚型的RSV可引起再次感染,即使发生多次RSV自然感染也不能诱导产生终身的免疫保护。

特别提醒:①有家族过敏背景(父母亲有哮喘、过敏性鼻炎)②患儿本身有鸡蛋牛奶过敏、严重湿疹、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③生活环境拥挤、不通风、被动吸烟等情况下,RSV肺炎恢复期的孩子因再次呼吸道感染、或者接触粉尘、毛绒等情况下容易反复咳喘,部分甚至会发展成为哮喘。所以,有过敏背景、有高危因素的RSV肺炎孩子需要长期呼吸专科追踪。

为更好的了解RSV附:年7月30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了一项探索预防RSV感染的单克隆抗体nirsevimab临床试验。该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健康早产儿单次注射nirsevimab在整个RSV流行季减少了需要就医的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和住院例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最重要的病毒病原[1]。RSV感染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尤其是对早产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原发免疫缺陷的婴幼儿造成的疾病负担更重[2]。年RSV全球流行病学监测网络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约有3,万例5岁以下儿童RSV感染ALRTI新发病例,其中万患儿需要住院治疗,59,例住院患儿死亡;在6个月以下的患儿中,住院万例,其中27,例患儿死亡;按世界银行收入区域划分评估疾病负担,所有死亡病例中,99%的患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RSV感染发病率最高的5个国家依次为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它们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RSV-ALRTI疾病负担[3]。目前,尚无RSV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RSV的治疗,只有一种可用于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RSV预防的人源化鼠单克隆抗体帕利珠单抗(palivizumab)[4],因此探索有效的单克隆抗体预防婴儿RSV感染对减低RSV-ALRTI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年7月30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单次注射nirsevimab预防早产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显示出单克隆抗体在预防婴儿RSV感染的令人鼓舞的新进展。nirsevimab是一种长半衰期重组人免疫球蛋白G1κ单克隆抗体。该研究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研究,在健康早产儿(出生时胎龄为29周0日至34周6日)中评估了nirsevimab对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效果。入组婴儿分别在RSV流行季开始时接受nirsevimab(50mg)或安慰剂单次肌内注射。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nirsevimab预防组能够显著减低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在nirsevimab组,就医的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6%vs.9.5%;P<0.)比安慰剂组低70.1%(95%置信区间[CI],52.3~81.2)。(2)nirsevimab预防组能够显著减低RSV下呼吸道感染相关住院。预防组住院发生率(0.8%vs.4.1%;P<0.)比安慰剂组低78.4%(95%CI,51.9~90.3)。(3)nirsevimab预防效果不受地域及RSV流行亚型影响。在给药后的整个日期间,以及在不同地点和对于不同RSV亚型,均存在上述差异。(4)nirsevimab能够降低全因呼吸道感染及全因呼吸道疾病住院。截至给药后日,安慰剂组25.8%和nirsevimab组19.7%的参与者发生了就医的全因下呼吸道感染,nirsevimab组的发生率比安慰剂组低23.5%(95%CI,7.1~37.0)。类似地,在nirsevimab组中,全因呼吸道疾病住院的发生率低于安慰剂组(5.5%vs.9.5%),即nirsevimab组的发生率比安慰剂组低42.5%(95%CI,16.3~60.5)。(5)nirsevimab有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作用。入住重症监护病房(5例参与者)或接受辅助通气(4例参与者)的所有参与者均属于安慰剂组。在发生了就医的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参与者中,nirsevimab组(4例[16%])吸氧的人数少于安慰剂组(15例[32.6%])。(6)两个试验组的不良事件相似,无显著的过敏反应。本研究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健康早产儿单次注射nirsevimab能够安全有效地在整个RSV流行季减少RSV相关下呼吸道感染和住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其重要意义有以下几点:第一,nirsevimab能够显著降低RSV-ALRTI疾病负担,在RSV流行季(通常为秋冬的5个月)前通过单次给药能够降低婴儿RSV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及其引起的住院,从而降低RSV的疾病负担,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更为重要。对于有重症RSV下呼吸道感染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及患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免疫缺陷的幼儿风险防范作用尤大。由于肺炎是全球及中国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疾病第一位死亡原因[5,6],而RSV是5岁以下住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第一位病原[7,8],所以对RSV疾病的预防将会对减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第二,nirsevimab能够显著提高对RSV预防的成本效益及依从性。RSV感染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我国北方,日本及美国等温带地区,以冬春为流行季节;许多热带国家RSV的流行发生在最热月份和雨季。RSV的流行季节一般持续4~5个月。一个流行季节A/B组RSV共同流行,但以其中一组为主,A组多见[9,10]。nirsevimab可有效中和RSVA和RSVB亚型,因此能够在RSV的不同亚型流行季提供同样的保护作用。nirsevimab的平均半衰期长达59.3±9.6日。第日时,在接受nirsevimab的参与者中,97.9%的血清浓度高于目标值,即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中对RSV感染有保护作用。一个RSV流行季注射一次nirsevimab即可产生防护作用,而帕利珠单抗需要每月注射一次,共5次才能在RSV流行季产生持续防护作用[4]。所以nirsevimab显著减少了多次注射所带来的不便及痛苦,增加了患者依从性。第三,对婴儿RSV所致的一系列问题可能具有潜在意义,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包括:1.nirsevimab是否能够减少RSV感染的反复喘息?婴儿早期RSV感染的患儿出现反复喘息和哮喘的概率约是正常婴儿的4倍[11]。婴儿严重RSV感染后可能出现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12]。早产、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有唐氏综合征、免疫功能缺陷等情况的患儿,RSV感染后临床表现往往更重,出现呼吸系统后遗症的比例较高。常见的表现为持续喘息或哮喘、活动耐力下降等,这种肺功能的受损可以持续10年以上[13]。2.从生命全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是否能够减少成年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有研究表明成人呼吸系统疾病有其儿童期起源。婴儿期RSV感染增加成人期的支气管哮喘,导致成人期肺功能降低,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14,15]。另外,nirsevimab能否用于预防成人尤其是老年人重症呼吸道感染也值得探讨。有研究表明RSV是成人住院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其死亡风险甚至高于流感[16]。总之,这项研究的结果对RSV疾病的预防将起到有重要前景的意义,需要开展更多的队列研究及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KyuHH,PinhoC,WagnerJA,etal.Globalandnationalburdenofdiseasesandinjuriesamongchildrenandadolescentsbetweenand:findingsfromthe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JAMAPediatr;:-87.2.SteinRT,BontLJ,ZarH,etal.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hospitalizationandmortality: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PediatrPulmonol;52:-69.3.ScheltemaNM,GentileA,LucionF,etal.Global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associatedmortalityinyoungchildren(RSVGOLD):aretrospectivecaseseries.LancetGlobhealth;5:e-e91.4.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CommitteeonInfectiousDiseases,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BronchiolitisGuidelinesCommittee.Updatedguidanceforpalivizumabprophylaxisamonginfantsandyoungchildrenatincreasedriskofhospitalizationfor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infection.Pediatrics;:-20.5.UnitedNationsChildrensFund(UNICEF).Committingtochildsurvival:apromiserenewed-progressreport.Septemb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fyzl/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