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重点笔记体格检查1

医学资料墙坚持每天打卡医学资料墙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体检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五种。

触诊的方法:1)浅部触诊法。2)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叩诊的方法:间接叩诊和直接叩诊。

叩诊音包括: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五种。

体型的分类:匀称型,矮胖型,瘦长型三种。

浅部触诊法主要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

深部触诊主要用于

1)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2)双手触诊法用于肝、脾、肾、子宫和腹腔肿块的检查。

3)深压触诊法用于阑尾压痛点和胆囊压痛点。

4)冲击触诊法因大量腹水使腹腔脏器或包块难以触及时使用。

叩诊音临诊上将叩诊音分为清音、鼓音、浊音、实音和过清音5种。1)清音:是一种频率约为-Hz、振动时间较长的音响,为不甚一致的非乐性叩诊音,是正常肺脏的叩诊音,提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和致密度正常。2)浊音:是一种高音调、音响较弱、震动持续时间较短的非乐性叩诊音,在叩击覆盖有少量含气组织的实质器官时产生。如叩击被肺的边缘所覆盖的心脏或肝脏部分,病理状况下见于肺肺组织含气量减少(肺炎)。3)鼓音:是一种比清音音响强、音时长而和谐的低音,如击鼓声,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正常见于坐下胸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状况下见于气胸、气腹、肺空洞等。4)过清音:属于鼓音范畴的变音,介于清音与鼓音之间,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为一种类乐音,可见于肺组织含气量增多、弹性减弱的肺气肿患者。5)实音:为音调比浊音更高、音响更弱、音时更短的叩诊音。为叩击不含气的实质性脏器时所产生的声音。在病理情况下,大量胸腔积液和肺完全实变也可出现。嗅诊1)汗液:正常人汗液无强烈刺激性气味。酸性汗味见于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的患者;特殊的狐臭味见于臭汗等。脚臭味见于多汗者或脚癣合并感染。2)痰液味:正常痰液无特殊气味。如嗅到血腥味见于大量咯血的病人;嗅到恶臭味提示可能有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3)脓液味:一般脓液无特殊臭味。如有恶臭应考虑气性坏疽的可能。4)呕吐物味:单纯饮食性胃内容物略带酸味。如酸味过浓则提示可能为幽门梗阻或狭窄,粪便味见于肠梗阻,混有脓液并有似烂苹果味为胃坏疽,酒味见于饮酒醉酒。5)粪便味:大便带有腐败性臭味多由消化不良或胰腺功能不全引起;腥臭昧见于细菌性痢疾;肝腥味见于阿米巴性痢疾。6)尿液味:尿出现浓烈的氨昧,见于膀胱炎,是尿液在膀胱内被细菌发酵所致。7)呼气味:浓烈的酒味见于饮酒后或醉酒者;刺激性蒜味见于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氨味见于尿毒症;腥臭味见于肝性脑病。8.口腔气味口臭见于口鼻部病变、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坏疽、消化不良、肝病、吸烟。苦杏仁味见苦杏仁、桃仁、氰化物等含氰苷及氰酸的食物、药物中毒。血腥味见体内大出血、维生素C缺乏。正常体温

腋下:36—37℃

口腔:36.3—37.2℃

肛门:36.5—37.7℃

正常人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会超过1°C

3到4点最低,20到22点最高

生理状态下有时略高

脉搏短绌:心律失常时,如心房颤动、频发早搏等,脉率少于同时计数的心率,这种现象称为脉搏短绌,见于心房纤维颤动的病人。

脉压

1)脉压增大:脉压大于40mmHg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高热、甲状功能亢进、严重贫血、老年主动脉硬化等。

2)脉压减小:脉压小于30mmHg称为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低血性休克、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常见面容1)急性(热)病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有时面部与发际多汗,口唇干燥,呼吸急速,表情痛苦,有时鼻翼扇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疟疾,流行性脑脊髓炎等。2)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淡漠等,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3)贫血面容: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4)肝病面容: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见于慢性肝脏疾病。5)肾病面容:面色苍白,双睑及颜面浮肿,舌色淡,舌缘有齿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6)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面容惊愕,眼裂增宽,眼球凸出,目光炯炯,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粘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黄,颜面浮肿,睑厚面宽,目光呆滞,反应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肥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9)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弱患者。10)苦笑面容: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11)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症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12)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13)病危面容:亦称Hippocrate面容.面色苍白或铅灰,眼窝凹陷,鼻梁,颧骨突起,表情淡漠,目光晦暗,面肌瘦削,唇干,皮肤干燥,松弛而无光泽.常见于大出血,休克,脱水及急性腹膜炎的患者。14)面具面容:又称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面部呆板,无表情,不转眼,双目凝视,似面具样,常见于震颤麻痹或脑炎等。三种体位1)自动体位:患者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轻病或疾病早期。2)被动体位: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丧失的患者。3)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被迫采取的某些特殊体位.(如患者右侧大量胸腔积液时,其体位为强迫右侧卧位)。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因形似蜘蛛而得名。其出现部位多在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检查时可用铅笔尖等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如周围辐射状的小血管随之消退,解除压迫后又复出现,则证明为蜘蛛痣。

肝掌:指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发红,加压后褪色,故称之。

粘液性水肿及象皮肿:(丝虫病所致)指压后无组织凹陷,称非凹陷性水肿。

淋巴结检查1)检查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颌下,颏下,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等。2)注意事项:检查如发现淋巴结肿大,应记录其数目、大小、质地、移动度,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红肿、压痛和波动,是否有瘢痕、溃疡、瘘管等。头颅大小1)头颅的大小以头围来衡量,以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成人54-58cm。2)头围在正常发育阶段的变化为:新生儿约34cm,出生后前半年增加8cm,后半年增加3cm,第2年增加2cm,第3-4年增加1.5cm,4-10岁共增加1.5cm,到18岁可以达53cm或以上,以后无变化。3)失状缝和其它颅缝大都在生后6个月内骨化,骨化过早会影响颅骨的发育。瞳孔1)正常瞳孔:正常2-5mm,两侧等大等圆。1)瞳孔缩少:常见于虹膜炎,有机磷农药中毒,巴比妥类药物中毒。2)瞳孔扩大:常见于阿托品中毒。3)双侧瞳孔不等大:常见于脑疝(压迫一侧眼神经)。

缩小(2mm)

虹膜炎、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毒蕈中毒及吗啡、氯丙嗪、毛果芸香碱等

扩大(5mm)

外伤、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濒死状态、颈交感神经刺激、阿托品、

双侧大小不等

脑外伤、脑肿瘤、脑疝

对光发射

消失或迟钝,昏迷病人

椭圆形

青光眼、眼内肿瘤

不规则形

虹膜粘连

对光反射1)是检查瞳孔功能活动的测验,分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2)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3)间接对光反射是用手隔开双眼,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线迅速复原。4)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鼻翼煽动:吸气式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高度呼吸困难的表现,见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哮喘。

颈静脉怒张

在坐位或半卧位(上半身与水平面形成45°角)明显见到颈静脉充盈,称为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怒张提示体循环静脉血回流受阻或上腔静脉压增高,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及上腔静脉受压。

生活の艺术▼往期精彩回顾▼诊断学重点笔记-常见症状病理-不可逆性损伤-坏死中草药识别口诀大全!爱分享的抚医人

觉得可以的话,给小编加个鸡腿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fyzl/76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