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4肺炎病人的护理
知识点1
大叶性肺炎炎症起子肺泡,故又称为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易混淆选项: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轮状病毒;麻疹病毒。
知识点2
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杆菌。
——易混淆选项:肠杆菌;放线菌;轮状病毒;麻疹病毒。
知识点3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肺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易混淆选项:肠杆菌;放线菌;轮状病毒;麻疹病毒。
知识点4
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医院内发生肺炎。其中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多见。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
——易混淆选项:肠杆菌;放线菌;葡萄球菌;肺炎杆菌。
知识点5
肺炎链球菌在干燥痰中可存活数月,但经阳光直射1小时,或加热至52℃10分钟,即可杀灭,对苯酚等消毒剂也较敏感。
——易混淆选项:葡萄球菌;肺炎杆菌;轮状病毒;麻疹病毒。
知识点6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疲劳等情况。典型表现起病多急骤,高热、寒战,数小时内体温可高达39~41℃,呈稽留热型。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痛明显,咳嗽时加剧。干咳,少量黏痰,典型者在发病2~3天时咯铁锈色痰。偶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易混淆选项: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超高热。
知识点7
休克型肺炎出现休克体征。感染严重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少尿或无尿及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可以体温不升,常无咳嗽、咳痰现象。病变广泛者可因缺氧而引起气急和发绀。
——易混淆选项: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放射性肺炎;非典型性肺炎。
知识点8
肺炎链球菌肺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达10×~20×/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在80%以上,伴有核左移和(或)细胞内中毒性颗粒。
知识点9
肺炎链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治疗。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如抗生素治疗有效,24~72小时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小儿肺炎按病程分类: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易混淆选项:链霉素;克林霉素;卡那霉素;白霉素。
知识点10
肺炎链球菌肺炎,胸痛时嘱患者患侧卧位。
——易混淆选项:仰卧;俯卧;侧卧;端坐。
知识点11
密切观察肺炎链球菌患者生命体征和神志、尿量的变化,下列情况应考虑有休克中毒型肺炎的可能:
(1)出现精神症状;
(2)体温不升或过高;
(3)心率>次/分;
(4)血压逐步下降或降至正常以下;
(5)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冷汗多,发绀,少尿或无尿;
(6)白细胞过高(>30×/l)或过低(<4×/l)。
——易混淆选项: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放射性肺炎;休克型性肺炎。
知识点12
休克中毒型肺炎患者要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知识点13
休克中毒型肺炎患者进行抗体克与抗感染治疗。
(1)纠正血容量:补充水分,一般先静脉输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维持血容量,减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内凝血。
(2)按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如异丙基肾上腺素等),使收缩压维持在12~13.3kPa左右,或用血管扩张药改善微循环;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3)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准确把握输液速度,要注意老年人及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输液不宜太快,以免发生心力衰竭和肺水肿。如血容量已补充而24小时尿量仍少于ml,应考虑有肾功能不全。
(4)监测血气及电解质。
(5)抗感染治疗:按医嘱定时给予抗生素,并注意其不良反应。
——易混淆选项:补充水分;静脉注射;预防凝血;测量体征。
知识点14
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中毒症状外,常有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受累的表现。
——易混淆选项:定型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肺炎;迁延性肺炎。
知识点15
肺炎合并心衰的表现包括:
(1)呼吸加快(>60次/分)。
(2)心率增快(婴儿>次/分,幼儿>次/分)。
(3)突然极度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发绀。
(4)心音低钝、奔马律、颈静脉怒张。
(5)肝脏迅速增大。
(6)尿少或无尿,具备前五项即可诊断。
——易混淆选项:心音减弱;心音遥远;心音强弱不等;多音律心音。
知识点16
重型肺炎神经系统:发生脑水肿时出现烦躁或嗜睡、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呼吸节律不齐甚至停止等。
知识点17
重型肺炎消化系统: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或腹泻。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时出现明显的腹胀,呼吸困难加重,肠鸣音消失;发生消化道出血时出现呕吐咖啡样物,大便潜血试验阳性或柏油样便。
——易混淆选项:果酱样便;陶土色便;栗子样便;粪便呈酸臭味。
知识点18
对肺炎患儿使用敏感抗生素的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重症患儿宜静脉给药;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抗病毒可选用利巴韦林等。
——易混淆选项:3~4;4~5;6~8;7~8.
知识点19
肺炎患儿凡有缺氧症状,如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面色苍白等情况时应立即给氧。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1/min,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41/min,氧浓度不超过40%,氧气应湿化,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易混淆选项:1~2;2~4;4~6;4~8.
知识点20
若肺炎患儿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呼吸加快(>60次/分)、心率增快(>~次/分)、出现心音低钝或奔马律、肝脏短期内迅速增大时,考虑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易混淆选项:脓胸;脓气胸;肺大泡;脑水肿。
知识点21
若肺炎患儿出现烦躁、嗜睡、惊厥、昏迷、呼吸不规则等,应考虑脑水肿、中毒性脑病。
——易混淆选项:脓胸;脓气胸;肺大泡;心力衰竭。
知识点22
若肺炎患儿病情突然加重,体温持续不降或退而腹升,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烦躁不安,提示并发脓胸或脓气胸。
——易混淆选项:脑水肿、中毒性脑病;肺大泡;心力衰竭。
知识点23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易混淆选项:肠杆菌;放线菌;轮状病毒;麻疹病毒。
知识点24
毛细支气管炎常发生在2岁以下婴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常为首次发作。
知识点25
毛细支气管炎的高峰期在呼吸困难发生后的48~72小时。
知识点26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有缺氧表现可采用不同方式吸氧,轻度缺氧者,给予鼻导管吸氧1~21/min;有严重发绀、呼衰者,立即给予头罩或面罩吸氧4~61/min。
知识点27
病毒感染所致的毛细支气管炎可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亦可酌情使用中药制剂。继发细菌感染者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1.患儿,女,1岁。3天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轻度憋喘,食欲减退,查体:T37.5℃,P次/分,R58次/分,口周发绀,鼻翼煽动,肺部听诊有湿啰音,护士应为患儿鼻导管吸氧,吸氧的流量是()
A.0.5~11/min
B.1.5~21/min
C.2.0~31/min
D.3.0~41/min
E.41/min以上
2.患者,男,25岁。因受凉后突然畏寒、高热伴右胸部疼痛1天入院。入院后诊断为肺炎链球菌肺炎,给予抗生素治疗,疗程一般为()
A.3天
B.退热后就停药
C.4天
D.7天
E.1天
1.A2.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