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老年人流感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中国

流感和肺炎是导致老年人相关疾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疫苗接种是其预防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流感疫苗及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率均较低,且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尚不足,因此,提高公众对接种疫苗重要性的认识,主动接受疫苗接种十分必要。公众接种疫苗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医务人员对相关疾病、疫苗等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为了做好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生规范、系统、科学地普及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相关知识并规范开展疫苗接种,我们基于流感和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疾病负担和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的证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多国接种指南或策略提出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家建议。

本建议中的每一种疫苗接种,均涵盖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老年人的疾病负担、疫苗的发展历史、老年人接种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国老年人疫苗的接种现状、国外指南对老年人疫苗的接种建议、我国老年人疫苗接种建议等内容,本文仅就接种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部分内容以及接种建议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老年杂志年第二期。

流感疫苗

(四)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免疫原性及持久性:

流感疫苗能诱导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体液免疫中,流感疫苗主要诱导机体产生针对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的相应抗体。在流感病毒感染或接种疫苗后2~4周,机体内血清抗体水平将达到高峰,但是老年人可能至少需要4周才能达到抗体高峰。细胞免疫中,CD8+T淋巴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老年人体内T淋巴细胞数目减少且增殖能力下降,因此,老年人免疫应答反应相对较低。为了增加疫苗的免疫原性,佐剂及高剂量流感疫苗得以研发。佐剂可加强机体对流感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能产生比抗原单独使用更强的免疫效果。与标准剂量疫苗相比,高剂量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HD)可显著改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应答反应。流感疫苗带来的保护作用约持续6~8个月,会随着时间衰减,接种1年后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降低。为匹配不断变异的流感病毒,WHO每年推荐的流感疫苗组分会作出相应更新。为给接种人群提供最大程度的保护作用,即使当季需要接种的流感疫苗组分与前一季完全相同,考虑到多数接种者抗体滴度已显著下降,因此无论前一季是否接种流感疫苗,仍建议在当季进行接种。

2.应用获益(略):

3.安全性:

灭活流感疫苗在成年人中接种总体上是安全的。常见不良反应为一过性的局部反应,如注射部位疼痛、红斑、肿胀。既往无流感疫苗抗原暴露史的接种人群可出现发热、全身不适、肌痛及其他全身性不良事件,但此类不良事件较少在成年人中发生。TIV接种一般不会引起哮喘的发作。既往接种TIV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者应避免再次接种。曾有研究报道疫苗接种可能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有关,但之后也有研究报道并未发现流感疫苗接种与格林-巴利综合征有直接关系。美国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监测数据显示-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TIV接种总不良反应率约为1.65/10万剂。

(七)我国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建议

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均为TIV,主要是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四价疫苗即将上市,其他类型的灭活流感疫苗,如高剂量疫苗、重组流感疫苗在我国目前尚未上市。因此,本文只给出TIV的接种建议。TIV接种要遵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国家规定和疫苗说明书。

1.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

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一剂TIV。因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流感疫苗需每年接种才可能获得较好的保护作用。下列人群应优先接种:(1)慢性基础疾病者,如患心脑血管疾病(不包括单纯性高血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及患免疫抑制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2)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院、疗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医护人员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保护其自身,维持流感流行季节医疗服务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可有效减少将病毒传给流感高危人群的机会。

2.接种方法:

每次接种1剂,每剂0.5ml。首选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血小板减少症或其他出血性疾病患者在肌肉注射时可能发生出血危险,可采用深度皮下注射。

3.接种禁忌:

对流感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任何辅料或微量存在的成分如鸡蛋(卵清蛋白或鸡源蛋白)、新霉素、甲醛或TritonX-过敏者。

4.不良反应及处理:

(1)常见不良反应: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发红、肿胀、疼痛、瘀癍、硬结;全身反应:发热、寒战、头痛、出汗、肌痛、关节痛、不适感、疲劳。上述反应一般无须治疗,多数情况下1~2d会自然消失;(2)罕见的不良反应:受种者可能出现重度发热反应(体温39℃),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个别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荨麻疹,极个别接种者可能出现过敏性紫癜,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如应用糖皮质激素;过敏性休克极罕见,应按照过敏性休克处理原则积极治疗。

5.注意事项:

(1)如存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需在接种前告知医生;(2)为预防疫苗接种后发生过敏反应,应随时准备适当的监测和抢救措施;(3)疫苗在接种2~3周后可以预防由所含病毒株引起的流感。由于流感的潜伏期是数天,所以如果在接种前或接种后立即暴露在流感病毒流行的环境中,仍然可能会罹患流感;(4)禁止在同一容器内与其他疫苗混合后接种,疫苗同时接种应分别选择不同部位;(5)发热、急性感染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应推迟接种;(6)上次接种流感疫苗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者慎用;(7)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区域留观30min。

肺炎链球菌疫苗

(四)老年人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免疫原性及持久性:

PPSV只含有多糖抗原,多糖是非T细胞依赖抗原,能诱导血清型特异性IgA、IgM和IgG(以IgG2亚型为主)抗体,促使白细胞和吞噬细胞杀灭肺炎链球菌,从而具有特异性保护作用。机体针对荚膜多糖的免疫反应水平与年龄和血清型有关。PPSV23接种后抗体水平升高,并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健康成年人一般5年内维持较高水平,老年人免疫后7年内抗体逐渐降至基线水平。

PCV能够诱导辅助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和免疫记忆。就老年人而言,PCV13较PPSV23能够诱导更高的抗体水平。Jackson等在一项涉及例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随机双盲研究中发现,与接种PPSV23相比,PCV13接种后12种共同血清型中的10种调理吞噬滴度增高更显著,PCV13特有的6HA血清型也显著增高。且1年后再次接种PCV13,发现初始接种过PPSV23组的人群较初始接种PCV13免疫反应弱,表明PCV13免疫原性较PPSV23更佳。

2.应用获益(略):

3.安全性:

部分PPSV接种者有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和红斑等轻度的局部反应,一般持续时间在48h以内,如采用的是皮下注射的接种方式或进行的是第二次接种,则上述这些局部反应会相对常见。很少有加重的局部反应如局部硬结和中度全身反应如发热、肌痛的发生,也很少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

(七)我国老年人肺炎链球菌疫苗接种建议

我国批准用于老年人的肺炎链球菌疫苗为PPSV23(通用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也称PPV23)。PCV13虽在我国已上市,但当前尚未被批准应用于老年人,因此本文只给出PPSV23的接种建议。PPSV23接种要遵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国家规定和疫苗说明书。

1.接种对象和接种时间:

建议60岁及以上老年人接种PPSV23,基础接种为1剂,不推荐免疫功能正常者再次接种。然而,存在严重肺炎链球菌感染高危因素且首次接种已超过5年者,建议再接种1次。5年内未接种疫苗的65岁及以上者(包括前次接种时不到65岁者),可再接种1次。由于接种3次或更多次PPSV23的安全性数据不充分,一般不建议在第二次接种后再接种。

有下列肺炎链球菌感染高危因素者应优先接种:(1)慢性基础性疾病者,如慢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病等,不包括高血压)、慢性肝病(肝硬化)、耳蜗植入、糖尿病、脑脊液漏、酒精中毒;(2)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者,如先天性或获得性无脾、镰状细胞病和其他血红蛋白病、脾功能障碍、脾切除;(3)免疫功能受损者,如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HIV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全身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白血病、淋巴瘤、霍奇金病、实质器官移植、骨髓移植以及需用免疫抑制药物、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行化疗、放疗的疾病。

2.接种方法:

每次接种1剂,每剂0.5ml。建议采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因为肌肉注射导致注射部位不良反应较低,故首选上臂三角肌注射。

3.接种禁忌:

对PPSV23疫苗任何成分过敏者。

4.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发热,一般体温≤38.8℃及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如疼痛、红斑、发热、肿胀和局部硬结。其他全身不良反应包括虚弱、乏力、肌痛和头痛。局部反应多发生于接种后3d内,一般5d内可消失。65岁及以上的接种人群中,再次免疫接种后,其注射部位不良反应率高于首次接种。

5.注意事项:

(1)对于心血管和(或)肺功能严重受损者,接种疫苗时的全身反应可能引起危险,须给予适当护理或慎用;(2)禁止在同一容器内与其他疫苗混合后接种,疫苗同时接种应分别选择不同部位;(3)发热、急性感染和慢性病急性发作期应推迟接种;(4)接种后应在接种单位留观区域留观30min。

来源:中华医学网

赞赏

长按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mxyy/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