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在2月4日的采访中表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死亡病例以高龄为主,男性占2/3,女性占1/3,80%以上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多数有一种以上的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对于高龄而且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只要感染肺炎,在临床上来讲就是一种高危因素,病死率本身也很高,并不是说因为感染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病死率才高。”
我们知道糖尿病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因此这一文我们就来简单了解糖尿病。
年,全球患糖尿病成人约4.25亿(国际糖尿病联盟年统计数据),预计到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现快速增长,年中国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约有1.亿,居世界首位。
糖尿病是以血葡萄糖水平慢性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主要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是一组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糖尿病最终会引发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因此必须要警惕。
首先普及一个概念:胰岛素。
大家可以把它理解为一把钥匙,一把能够将血液中的糖进入细胞的开门钥匙。也就是胰岛素可以将血糖输送进细胞,起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另一方面,胰岛素也是脂肪合成的开关,即可以将糖变成脂肪储存在身体中。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产生。
而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或显著减少;(相当于直接把老家摧毁了);2型糖尿病,在我国约占95%以上,病因包括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或两者兼有。
有观点认为,典型2型糖尿病的形成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血糖波动和贪食
当你吃了很多精致糖或淀粉后,血糖会迅速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又使血糖快速下降。糖的燃烧和转化使体内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减少。血糖下降和营养素减少,使你觉得又开始饥饿,于是你开启了新一轮进食。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偏食(嗜食富含糖和淀粉的食品,如冰淇淋、土豆、米面等)和暴饮暴食。
内心diss:啊!这说的不就是我么。。。
第二个阶段是胰岛素抵抗症和肥胖
在长期精致糖或淀粉的刺激下,当胰岛素分泌过多时,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敏感度下降,血糖被送到细胞(燃烧产生能量)的效率下降,更多的血糖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你会变的肥胖(显性肥胖)或体脂肪增加(隐性肥胖)。此时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更加下降,出现胰岛素抵抗症。这就相当于胰岛素这把钥匙不能被细胞全部识别了,只能部分识别。第三个阶段是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糖当出现胰岛素抵抗症后,机体为了恢复正常血糖水平,胰岛需要分泌成倍的胰岛素。当胰岛素长期大量分泌时,胰岛素质量和作用均下降,于是需要分泌更大量的胰岛素进入血液来降低血糖,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当胰岛素的作用全面下降,血糖无法降低时,就会出现持续性高血糖,进入糖尿病早期。第四个阶段是胰岛功能衰竭和并发症由于胰岛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久之会使胰岛细胞因过度疲劳而损坏,胰岛细胞逐渐减少胰岛素分泌,最后失去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使病人进入糖尿病晚期,这时糖不能被转化为能量和脂肪,身体只能靠燃烧蛋白质和脂肪提供能量,此时出现更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最终会因长时期血液中的高浓度的糖和胰岛素,导致大小血管和神经病变,使身体不断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出现肾病、手足坏死、失明、心脏病等。由此可知,糖尿病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的。在发展的早期过程中,还没有产生病变时,是可以被治愈的。因此为了更加健康的生活,给到大家3个建议:1.饮食控制平日里饮食尽量以“粗粮+优质蛋白+蔬菜”食物为主。粗粮建议:糙米、小米、燕麦、玉米、土豆、红薯(控制量)、红豆、绿豆;优质蛋白:鱼肉、鸡肉、牛肉、黄豆制品(豆腐/豆皮)等;蔬菜:菌类、叶菜类、胡萝卜、黄瓜、辣椒、彩椒、冬瓜等不建议食用:大米饭、大米粥、白面(面条、馒头等)、疙瘩汤、汤圆等以及升糖快的水果,如西瓜、葡萄等。2.提高运动量建议无氧抗阻运动(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一起进行。运动推荐:开合跳、原地高抬腿、提膝卷腹、(跪式)俯卧撑、深蹲跳、波比跳、力量训练等,建议时间40分钟/天。同时需要建议监测自己的各项数据,心率等。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将运动转变成为自己的每日习惯,形成规律。3.保持每日的良好心态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需要保证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放松的心情,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糖尿病就是所谓的富贵病,对自己“狠一点”,“糖”就会嫌弃你,多干活,少吃饭,不但分担了家人的负担,还和谐了家庭关系,一举多得。想健康就要保持常态健康状态。本文已由执业药师杨红羽审核
END
如果觉得有用,不妨转发给关心的人
相关往期推荐
●什么?免疫力越高,越容易得新冠肺炎?
●免疫力降低的第一原因竟然是它!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关于“病毒”,看这一篇就够了
●在家快憋疯了?这5大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是时候彻底了解一下免疫力了,这4点你可能真没听过(有健康管理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