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0-24时,义乌市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截至9月23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6例。
健康提醒
“秋天冻一冻,不是对身体有好处吗?即使天气渐凉,也仍旧给孩子穿着短袖、裙子。秋天虽然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但“秋冻”也不应盲目,而需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科学进行。
四类孩子不宜“秋冻”
专家提醒,“秋冻”一定要因人而异,这些孩子不适合“秋冻”。
平素出汗多、反复感冒肺气虚弱。
面色发黄、消瘦、食欲不振脾胃虚寒。
肺脾虚弱的症状明显。
有慢性病,如抽动症、哮喘、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
“秋冻”应循序渐进
专家提醒,小儿的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在天气忽冷忽热时,比成人更易染病。秋天虽然是耐寒训练的好时机,但“秋冻”也不应盲目,而需循序渐进,科学进行。
首先,进行冷适应。从入秋开始,父母就要逐渐培养孩子耐“冻”。饮食均衡,不盲目“贴秋膘”,多户外活动,多接触户外空气和阳光,给孩子增添“秋冻”的底气。
其次,一定要把握“渐进”和“适度”两个原则。锻炼应循序渐进,不宜进行高强度、过长时间的活动,也不宜活动到大汗淋漓的程度,以孩子能耐受,微微出汗,然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再者,注意适时增添衣物。孩子穿衣应注意腹部、足部的保暖,不要穿得过于厚实、严密。但对于平素体质欠佳、反复感冒或者穿衣比较多的孩子,先不要严格要求衣服与其他孩子厚薄相同,根据孩子的体质、运动量及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让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寒露过后勿“秋冻”
初秋时节,暑热未消,气温偏高,气候变化比较平缓。此时,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适当“冻一冻”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时节,气候变化较大,早晚温差增加,一旦有强冷空气活动,气温急剧下降时,就应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保暖。
“秋冻”可以保证机体从夏热顺利地过渡到秋凉,但是“秋冻”也不是随便冻。要“冻”出健康,就要因人而异、循循渐进,要增强孩子体质不是简单“受冻”,更重要的是在于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及穿着。
秋季,还要小心这3种常见病
(1)肺系疾病
实际上就是呼吸系统的疾病,多发于9月以后。秋冬季节是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以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为最多,严重者发展为气管炎、甚至肺炎。
(2)过敏性疾病
秋季花粉浓度较高,所以过敏性疾病也在逐渐增多。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出现鼻痒、眼痒、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过敏性皮疹,包括各种皮疹、荨麻疹、湿疹这一类的,在这个季节都是比较多发的。
(3)胃肠道疾病
在秋天,孩子除了容易出现秋燥肺部症状的同时,也容易出现脾运失健的症状,影响脾胃的运化,出现腹胀、腹痛、吐泻、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综合金华发布
编辑:张丹娟责编:杨雨苗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