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试题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之静脉输液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http://www.bflvye.com/

10月27日

第1章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第十二节静脉输液与输血

1.输液中发生空气栓塞,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气泡栓塞大脑中动脉

B.气泡阻塞上腔静脉

C.气泡阻塞主动脉口

D.气泡阻塞肺动脉口

E.气泡阻塞肺静脉口

2.血液病患者最适宜选用的血制品是

A.新鲜全血

B.库存全血

C.纤维蛋白原

D.新鲜血浆

E.冷冻血浆

3.不宜选择自体输血的情况是

A.外伤性脾破裂失血

B.妊娠破裂导致的腹内出血

C.肠破裂导致的腹内出血

D.大血管手术时失血

E.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时失血

4.与血浆成分相比,血清不含有的物质是

A.血液的有形成分

B.纤维蛋白原

C.血浆白蛋白和球蛋白

D.电解质

E.水

5.库存的血液在使用前需要自然复温,一般

室温下放置的时间为

A.50~60分钟

B.40~30分钟

C.20~30分钟

D.15~20分钟

E.10~15分钟

6.冷冻血浆融化的方法是

A.置于环境中自然融化

B.置于热水袋上加热融化

C.置于37℃温水中融化

D.置于微波炉加热融化

E.置于低温箱逐渐融化

7.发生溶血反应后,为促进血红蛋白在尿中的溶解度,宜选用的药物是

A.枸橼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乳酸钠

E.葡萄糖酸钙

8.最严重的一种输血反应是

A.过敏反应

B.发热反应

C.溶血反应

D.空气栓塞

E.细菌污染反应

9.输血反应中,不属王枸橼酸钠毒性反应的是

A.手足抽搐

B.皮肤瘙痒

C.出血倾向

D.心率缓慢

E.血压下降,头晕

10.成年人使用头皮针静脉输液时首先选择的部位是

A.头静脉

B.肘正中静脉

C.手背静脉网

D.贵要静脉

E.大隐静脉

11.患者,男性,55岁。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急诊入院,遵医嘱大量输入库存血ml,患者出现全身发冷,输血静脉周围局部皮温正常。护士首先应

A.拔针后另外穿刺,继续输血

B.热敷患者穿刺局部

C.使用恒温器加热血液

D.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E.给予吸氧

12.患者,女性,35岁,休克。监测结果:中心静脉压2cmH2O(0.kPa),血压75/55mmHg,心率次/分,尿量10ml/h。为增加胶体渗透压及循环血量,该护士可选用的溶液是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林格液

C.5%碳酸氢钠

D.高渗盐水

E.中分子右旋糖酐

13.患者,男性,45岁,肺炎球菌肺炎。上午8:30给予青霉素万U+0.9%氯化钠

ml,vd。若流速为45滴/分,则完成治疗的时间是

A.上午10:03

B.上午10:00

C.上午9:03

D.上午9:00

E.上午8:55

14.患者,女性,26岁,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拟给予10%葡萄糖ml,0.9%氯化钠ml。9:30开始输液,流速50滴/分;1.5小时后流速改为60滴/分。护士估计液体输完的时间是

A.13:55

B.14:05

C.14:35

D.14:55

E.15:05

15.患儿,14岁,中毒性肺炎、休克。经抢救病情稳定。医嘱:10%葡萄糖注射液ml+多巴胺20mg,vd。若流速20滴/分,则告诉家长输液可维持的时间是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5小时

E.6小时

16.患者,女性,27岁,急性阑尾炎术后。遵医嘱予静脉输液ml,病区护士为其计划4小时滴完(点滴系数为15),则该护士为其调节的输液速度约为

A.13滴/分

B.33滴/分

C.50滴/分

D.70滴/分

E.85滴/分

17.患者,女性,20岁。因剧烈呕吐医嘱给予补液,包括氯化钾溶液。输液过程中患者诉穿刺局部疼痛,当班护士检查穿刺局部无肿胀,且输液管内回血良好。该护士的处理方法最合适的是

A.拔针后另选静脉穿刺

B.转动针尖斜面的位置

C.给予局部止痛

D.继续观察

E.减慢输液速度

18.患者,男性,72岁,咳嗽1周,高热l天,诊断:大叶性肺炎。医嘱:青霉素万U+0.9%氯化钠ml,vd。输液中护士给予的观察、处置不正确的是

A.滴液是否顺畅

B.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

C.注射部位有无肿胀

D.固定是否牢固,针头有无脱出

E.患者诉说疼痛应立即拔针

19.患者,男性,60岁,慢性心力衰竭。医嘱:25%葡萄糖注射液20ml+毛花苷C0.4mg,iV。护士注射中发现局部肿胀、疼痛,抽有回血,其可能的原因是

A.针头滑到血管外

B.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C.注射静脉痉挛

D.针头斜面部分在血管外

E.针头部分阻塞

20.患儿,5岁,支原体肺炎,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输液第3天,输液肢体沿血管走行出现条索状红肿、发热伴疼痛。护士给予的处置不正确的是

A.患肢抬高

B.增加患肢活动

C.超短波局部治疗

D.95%乙醇湿热敷

E.暂停从该静脉输液

21.患者,男性,36岁,静脉输液后沿血管走行出现条索状红线、肿胀、疼痛。若用乙醇热湿敷宜选用的浓度是

A.10%

B.20%

C.45%

D.75%

E.95%

22.护士巡视病房时,发现患者的输液不滴,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无回血。护士应采取的措施为

A.用力挤压输液管,直至液体通畅

B.拔出针头,另选血管更换针头重新穿刺

C.检查滴管各接头部位是否松动,上端输液管和滴管内有无漏气或裂隙

D.调整针头位置或适当变换肢体位置

E.热敷注射部位下端血管,按摩肿胀部位

23.患者,女性,53岁,因腹泻中度脱水,遵医嘱给予补液治疗。护士在巡视中发现患者的静脉输液突然发生不滴。该护士首先应采取的措施为

A.调整针头斜面

B.抬高输液瓶

C.按摩穿刺部位

D.放低穿刺部位

E.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及疼痛

24.患儿,3岁,因肺炎行输液,护士在巡回过程中发现该患儿的输液器小壶内液面不断自行下降,考虑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针头滑出血管外

B.输液瓶位置过高

C.针头穿透血管

D.输液管有漏气

E.患儿病情恶化

25.患儿,男性,6岁,急性胃肠炎,轻度脱水。输液治疗中患儿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恶心。考虑可能的情况为

A.发热反应

B.微粒栓塞

C.空气栓塞

D.循环负荷过重

E.过敏反应

26.患者,女性,35岁,上午10时补液治疗,给予5%葡萄糖lOOOml静脉滴注。11时快输完时,患者突然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护士应采取的急救措施不包括

A.立即减慢输液速度

B.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

C.乙醇氧气吸入

D.遵医嘱给予镇静及血管扩张药

E.协助患者取左侧头低足高位

27.加压输液时,因未及时添加液体发生空气栓塞。为减轻症状,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的卧位是

A.俯卧位

B.去枕平卧位

C.端坐位,双腿下垂

D.左侧卧位,头低足高

E.右侧卧位,头低足高

28.患者,女性,55岁,脑出血昏迷,静脉营养支持3年。患者死亡后尸解发现,肺后有数十个肉芽肿,其内可见炭粒样和胶粒样颗粒。考虑其来源最可能是

A.服用的活性炭沉积

B.环境空气污染

C.输液微粒的污染

D.吞噬细胞运输而至

E.代谢物沉积转变

29.患者,女性,40岁。外伤,失血性休克,拟给予输血治疗。护士的操作不利于防范医疗事故的是

A.对供血者的血液按规定进行抗原、抗体检测

B.输血前查血型并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C.输血前与患者家属签订输血协议

D.输血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E.输血后及时整理用物,血袋与输血器按医疗垃圾处理

30.患者,男性,42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遵医嘱输注浓缩红细胞。护士采取的步骤中应该除外

A.从血库取血回来后应尽早输注

B.输注前需2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

C.输注前后均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D.发现输血反应及时处理

E.输注的红细胞中不可添加药物

31.产妇,29岁,分娩后出血不止,急需输入血液。护士在输血前需输入的前导溶液是

A.5%葡萄氯化钠注射液

B.0.9%氯化钠注射液

C.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D.4%碳酸氢钠注射液

E.10%葡萄糖注射液

32.患者,女性,19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因全血细胞减少。医嘱:新鲜全血ml,vd,st。护士注意到患者输血ml左右时,发生寒战,继而诉头痛、恶心,测体温39.5℃。最初宜采取的处理是

A.暂停输血,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B.20℃生理盐水灌肠降温

C.乙醇擦浴降温

D.口服碳酸氢钠

E.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

33.患者,女性,47岁,输血15分钟后感觉头胀、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查体:脉弱,脉率96次/分,血压90/60mmHg。护士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腰背部热敷

B.观察生命体征、尿量、尿色

C.送余血行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

D.减慢输血速度

E.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处理

34.患者,女性,24岁,输血15分钟后感觉头胀,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若为溶血反应,其尿液颜色应该为

A.乳白色

B.黄褐色

C.棕色

D.黄色

E.酱油色

答案与解析

1.D。空气随血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若空气量较大,则阻塞肺动脉入口,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氧。

2.A。血液病患者全血细胞减少,有出血倾向,应给予新鲜血液输注。

3.C。

4.B。血清是血液凝固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淡黄色液体。因此血清中不含有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

5.D。由血库取出的血液应在室温下放置l5~20分钟再给患者输入。

6.C。

7.C。溶血反应时,可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或减少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8.C。溶血反应是指输入的红细胞或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最典型的症状为四肢麻木、腰酸背痛。

9.B。库存血中含有枸橼酸钠,输入机体可与血液中的游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降低、血管收缩不良、心肌收缩无力等。临床患者可出现手足抽搐、出血倾向、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甚至心搏骤停等。

10.C。11.D。

12.E。中分子右旋糖酐分子量较大,可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迅速增加血容量。

13.C。ml×15滴/ml÷45滴/分≈33.3分钟,即输入ml液体约需33.3分钟。患者8:30开始治疗,则完成时间约在9:03。

14.A。计算方法:①开始的补液速度=50/15(ml/分);②前90分钟输注的液量为90×(50÷15)=ml;③剩余液量的输注速度为60÷15=4ml/分;④剩余液量是0-=ml;⑤输注余液需要的时间是÷4=分钟;⑥输完全量需要的时间90+=分钟(4小时25分),即输完全液的时间是13:55。

15.D。ml×15滴/ml÷20滴/分÷60分钟/小时=5小时。

16.C。输液速度=[ml÷(4×60)分钟]×15滴/分≈50滴/分。

17.E。氯化钾对血管的刺激较大,输液中局部常有疼痛,护士应减慢输液速度。

18.E。患者诉说疼痛时,护士应先观察穿刺局部,分析疼痛的原因,如为药物刺激,可减慢速度;若为针头脱位,可拔出针头。

19.D。静脉注射常见故障:①注射部位无肿胀,有疼痛和回血,为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②局部肿胀、疼痛,无回血,针尖自血管滑出;③局部肿胀、疼痛,有回血,针尖斜面部分滑出血管;④溶液不进、无回血,针梗阻塞。

20.B。21.E。

22.B。注射部位肿胀、疼痛,无回血,提示针尖在血管外。护士应拔出针头,另选血管,更换针头后重新穿刺。

23.E。24.D。25.A。26.E。

27.D。发生空气栓塞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头低足高位,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心尖部,避开

肺动脉入口。

28.C。

29.E。输血完毕,血袋需保留24~48小时,以备查验。

30.A。

31.B。输血前、后和输两袋血之间均应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32.A。该患者寒战、头痛、恶心,体温39.5℃,提示出现了发热反应。护士应暂停输血,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必要时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

33.D。

34.E。发生溶血时,红细胞溶解并释放大量血红蛋白至血浆中,患者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酱油色)。

阿虎医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mxyy/6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