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不治反而会更好肿瘤专家

全文约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读完这篇文章,你将有以下收获:

1.“一半癌症都是治死的”,是真的吗?

2.癌症不治疗会不会更好?

3.为什么癌症有时越治越严重?

4.癌症患者如何避免过度治疗?

“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老王听说老家某亲戚也得了癌症,而且在治疗期间,身体状态一天比一天差,急忙要求出院回家。

3天前,老王刚查出胃癌,很幸运,是早期,主治医生说术后5年生存率有90%以上,建议老王及时住院治疗,可现在马上就要手术了,老王又突然反悔了。

医生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确诊癌症后,短短3天,老王做了不少“功课”,在网络上搜索了很多科普内容,并且有网友告诉他:“癌症有一半是治死的,不治疗反而还能活得更久一些。”

老王本来半信半疑,后来又听说了老家亲戚的情况,大腿一拍,确信网友说的就是真的,坚决不治了,家属和医生解释劝说了好半天,老王才留了下来。

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说法,“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癌症不治疗活得更久”、“癌症治得越狠,死得越快”......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吗?关于癌症治疗的误区,今天就来聊一聊!

一半癌症都是治死的?

“癌症治死”这种现象存在,但不全面,不能简单粗暴地下定论为“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癌症类型多样,病理复杂,有的患者肿瘤本身恶性程度就很高,有的发现已是终末期,还有的是死于肿瘤急症(如大量出血、呼吸道阻塞及呼吸道衰竭、急腹症、上腔静脉综合症、颅内高压症、心脏并发症等)。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癌症患者死于过度治疗的情况,过度治疗不仅会破坏患者的免疫力、抗癌力,还会使患者原本就虚弱的身体更加虚弱,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甚至造成患者死亡。

因此,“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的说法很夸张,没有真实临床数据支撑,也并不科学,盲目相信这种荒谬言论只会贻误病情,影响治疗。医院接受治疗,过度治疗的现象也是非常少见的。

1.早期治疗希望极高

癌症之所以致命,是因为癌细胞会不断增殖侵犯扩散,而且会转移到其他器官,不但跟重要器官争夺营养,还会破坏其功能,最终导致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从而危及生命。而早期癌症尚未出现远处转移,大多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但在某些情况下,光靠手术是不够的,需要在术前或术后进行放化疗、微创介入治疗、靶向治疗等等,从而进一步铲除手术可能残留的癌细胞,降低癌症复发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治疗希望极高,不要轻易听信谣言,放弃治疗!

2.中期也有机会长期生存

癌症中期,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但部分患者仍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术前术后辅助治疗,但是复发率较高,治疗周期较长,这一时期的治疗目的以“控制癌细胞转移扩散、延长存活周期”为主。此时实现临床治愈的可能较低,但并不是完全没机会,而且通过治疗实现“长期带瘤生存”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不能手术切除病灶的,年老体弱多病承受不了开刀手术的,还可以选择动脉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氩氦刀冷冻消融、碘粒子植入等微创介入治瘤手段。

3.没有治愈机会,仍有治疗价值

实现临床治愈的可能基本为零,但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微创介入、靶向药物、免疫药物和化疗反应药物的发展,癌症晚期患者也能延长生存时间。积极治疗骨转移痛、癌性疲乏等症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让他们活得更有尊严。

推荐阅读:《癌症晚期,是坚持治疗还是及早放弃?肿瘤医生讲了大实话!》

癌症不治疗会不会更好?

虽然“癌症一半都是治死的”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并不科学,但依旧有人存在“癌症不治疗会不会自愈”的想法,但真的可能吗?

癌症真正不治而愈的概率微乎其微,仿佛只存在“故事”里,所以我们应积极治疗。

而且作为恶性肿瘤,如果不进行及时专业的治疗,随着肿瘤的增大,癌细胞的扩散转移,患者身心都会承受更大的痛苦。

1.身体消瘦,营养不良:癌细胞会分泌一种物质,导致食欲不振,长期以往,就会营养不良,身体消瘦。

推荐阅读:《致命威胁!有效防止癌症患者日渐消瘦,手把手教你怎么“补”!》

2.肠梗阻:癌细胞迅速扩散生长造成梗阻,如出现在肠道就会造成肠梗阻。

3.感染肺炎:癌症患者免疫能力低下,一旦有细菌病毒侵入肺部极易引发炎症,造成肺炎,其中肺癌就极易引发肺炎并发症。

4.癌痛:癌症往往伴随着疼痛,肿瘤不仅压迫神经、血管造成疼痛,甚至转移到骨骼引起骨痛,常人难以忍受。

5.逐渐失去自理能力,甚至瘫痪:如果癌细胞对大脑有影响,可能会造成神经功能的异常,如果对脊柱神经产生了压迫,严重的话就有可能造成瘫痪。

6.多器官衰竭:癌症不治疗就会导致癌细胞扩散,侵入其它器官细胞导致癌变,最终引发多器官衰竭。

为什么癌症有时越治越严重?

癌症不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更多危害,但有时候癌症却越治越严重,主要是存在过度治疗的情况,滥用攻击性治疗,对患者的伤害很大,比癌症本身还可怕。攻击性治疗就是让患者接受各种化疗、放疗、手术等,超出了患者身体承受能力,反而导致病情恶化。

多次超剂量化疗、放疗,不仅杀死癌细胞,还会杀死正常细胞,导致患者免疫机能衰退,引起其他疾病。美国波士顿癌症研究所曾对名晚期癌症患者进行攻击性治疗和姑息性治疗两种治疗方式,结果姑息性治疗生存时间反而更长,而且以攻击性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比以姑息性治疗的高了60%。可见滥用攻击性治疗并不可取,而且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的加重都会影响癌症的治疗。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忠教授表示,癌症治疗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癌”为本,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最佳治疗方式。比如晚期癌症难以治愈,应以提高病人存活时间和改善生存质量为主,而不是过度治疗,控制得当,作为慢性病治疗,与癌同存。

如何避免过度治疗?

癌症越治越严重,许多患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在了治疗中,而主要原因就是过度治疗,那作为患者该如何避免过度治疗呢?

1.避免术后过度治疗

有些癌症患者临床分期较早,可以手术,术后部分医生要求化疗巩固,这时候就要跟医生再三确认这个化疗是不是非做不可。如果不是非做不可,可以通过自己对生活状态的管理,达到康复并尽量避免复发的可能,那就不用化疗;如果一定要化疗,一定要知道需要化疗的周期和疗程,避免无止境的化疗。

2.避免过度放化疗

要根据自己的病情与转移情况,做预防性放化疗?还是治疗性放化疗?有转移和没有转移放化疗的疗程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放化疗做得越多越保险。

要看明白化疗药的说明书,化疗药一般是要根据患者身高体重限定最大的耐受量,如医生的化疗方案用药超过了耐受量就是过度治疗。

血象指标过低,就要停止或不要强上放化疗。自感体质已经耐受不了,医生却强要完成治疗方案,这样不可取。

要多听几个医生的意见参考,如果有的说要继续做放化疗,有的说可以不做了,那就要综合参考医生的意见再做决定,不要以为放化疗越多,就能更好预防复发转移,关键是适度。

随时注意自己的指标变化,特别是心、肝、肾功能,因为人的机体差异性很大,同样的药物剂量,有的人能耐受,有的人就会出现药物毒性反应。

组织病理活检是癌症确诊的金标准,在使用放化疗前请尽可能先进行活检明确癌症诊断。意大利帕斯卡尔基金会旗下国家癌症研究所的医学博士GaetanoRocco认为:“组织病理诊断对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ABR)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3.避免靶向药过度治疗

靶向药是十分精准的癌症治疗手段,比如结直肠癌患者选择靶向药时应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而定。

4.避免免疫疗法过度治疗

免疫疗法的起效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一定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药物起效时间。如果没有,那么在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为做任何治疗都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这时候要做的应该是减轻痛苦,建议舒缓治疗。

5.避免中药过度治疗

首先要知道药方中是否有毒性的药物,中药虽然比西药毒性小,但中药需要长期服用才会有效果,长期服也会产生毒性积累,如出现心、肝、肾功能问题,就要停止服用。

多数患者都是在做完西医的放化疗后寻求中医治疗,西医的放化疗的毒性已在体内积累,因此中医的治疗要首选非毒性药物,而使用大毒药物则会火上浇油。

6.学会调整心理压力

医疗水平的进步使得癌症成为一种可以调控的慢性病,而不是绝症。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提出这个观点,至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病友的共识。

科学规范化的治疗已经越来越普及,而这正是避免过度治疗的关键。就比如人人都知道要使用靶向治疗前需要做基因检测一样。

个体化的精准治疗使得癌症治疗逐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癌症患者全程管理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医生运用于临床。

专业知识的普及使得更多的患者及家属学习到相关知识,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跟其他病友交流的机会,参考经验教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znz.com/xemxyy/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