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人体清楚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既是症状,也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现代医学所说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主要症状都是咳嗽。
艾灸是从古至今传承千年的养生保健之法,根据不同类型咳嗽选择穴位坚持艾灸,可以明显看到咳嗽情况好转。
1、风寒咳嗽
症状表现:咽痒咳嗽、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或伴恶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无汗,舌苔薄白。
艾灸原则:疏风散寒,宣肺宁嗽。
艾灸取穴:以风门、神阙为主,辅以大椎,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风门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太阳主一身之表,督脉为阳脉之海,故首取风门穴,可祛风散寒,疏调太阳经气;神阙穴能激发正气,促进气血运行,泄出外邪。
2、风热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咽痛咽痒,鼻流浊涕,头胀而痛,或伴发热,口干欲饮,苔薄白或薄黄。
艾灸原则:疏风清热,肃肺止嗽。
艾灸取穴:以大椎、曲池、合谷为主,辅以丰隆,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大椎表散阳邪而解热;曲池为手阳明合穴,合谷为手阳明原穴,手阳明与手太阴相表里,二穴并用,可以清肺热化痰热。
3、痰湿咳嗽
症状表现:经常咳嗽,痰多易吐,冬春季节发作尤甚,咳声重浊,痰白质粘,胸闷胁胀,饮食欠香,身重易倦,舌苔白腻,脉象濡滑。严重者可出现气喘,腹胀、大便溏。若痰色转黄,苔色黄腻,则为蕴热之象。
艾灸原则:燥湿化痰,宣降肺气。
艾灸取穴:以脾俞、丰隆、神阙为主,辅以檀中、天突,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脾俞补脾健运;丰隆运脾化痰降逆;神阙补中益气,气行津布,痰湿自化,如此脾肺同调,标本兼治,病可痊愈。
4、肺虚咳嗽
症状表现:咳嗽日久,痰液清稀量多,气喘,动辄尤甚,形寒肢冷,喜温畏寒,气短懒言,声音低微,自汗,容易感冒,甚则咳喘倚息,不得平卧,面浮足肿,心悸尿少,舌质淡胖或淡紫。
艾灸原则:温阳化饮,补肾纳气。
艾灸取穴:取气海、神阙、肾俞、脾俞、肺俞、足三里、丰隆中的2-5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
取穴说明:气海、神阙益肾纳气,培补元气;肾俞,脾俞温肾阳,健脾阳;肺俞补肺肃降;足三里、丰隆化饮祛痰,这些穴位一起用,可以起到很好的驱邪作用。
温馨提示:朋友们记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症艾灸,不可盲目艾灸~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