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时常会有门诊病人问到,这个病要吃多久的药才能好?其实,如果你知道中医治疗的过程,你就知道你处于哪个阶段了?身体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割伤的皮肤,每天醒来,你都会发现,它又愈合了一些。中医理论中,讲求的是“有诸内必形于外”,通过诊查外在的表现,按阴阳五行变化理论反推在体内的病变。中医治愈疾病就是从中得到依据的。
在前面的系列文章中已经分享过,中医的理论体系和西医的理论体系并不相同。
体内的病变会通过体表的症状表现出来,如身体虚寒的人多表现为面色恍白,体内阴寒极重的肿瘤患者很多面色黎黑,脾胃疾病的人常可见面色湿黄,而肥人体内多痰湿,瘦人多虚火,血虚脉多细,气弱脉无力等,通过这些呈现的症状可分清人体的寒与热,虚与实,在表与在里,而处方用药。而处方用药,就离不开~~~
《黄帝内帝》里面提到,治病讲求“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具体说来,了解中医是如何治愈疾病,非常有助于了解身体为何会生病。
中医的治疗在于维持经络的畅通,急性病如此,慢性病更是如此,而在经络受阻的情况下,可以见到偏寒、偏热的不同,而堵塞邪气的病邪又可分为痰、湿、水饮、瘀等的不同,于是,中药有清热药、温阳药、化湿热、活血药、健脾化痰药等的不同之分。这些药重在祛除体内的有形邪气。许多月经不调、痛经以及厥阴系统疾病(即前面分享的妇科、乳腺、甲状腺疾病),都与相关经络的受堵有关。祛除体内的邪气不是一蹴而就,有它清除的规律,这需要医生结合脉象来判断。
而祛除邪气是治愈疾病其中的一步,这不代表身体完全恢复自愈的能力。很多人看病,前面症状消除了,后面就没有服药和继续治疗的耐心了,其实,祛除邪气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服药过程也会因为邪气的深重程度而消耗一定的正气,这时,健脾、补肺、暖胃等等,就可能需要了。而近期接诊几位肿瘤患者,经多次的放化疗,按诊时脉象非常的空虚,这是放化疗后元气伤得比较重的表现,这时,祛除邪气就不是第一位了,扶助正气,让身体重新具有抗病的能力才是关键的。
一旦排出来邪气,例如痰湿重经常腹痛的患者服药后解较多稀烂便,咯出大量痰,痛经和子宫肌瘤的患者经期排出较多瘀血、皮肤病的患者大量的皮疹外发、水肿的患者解出较多的小便、顽固性失眠的患者排出大量阻滞经脉的痰浊等等,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时,接着就是恢复脏腑的功能,有一句话叫做“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身体便是这样,体内堆积的邪气得以排除,你才有“恢复气血”的场地。这时的中药偏于恢复体内脏腑的机能。
而当身体的机能渐趋恢复,也许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半年、一年都有可能,因为,除了急性病,来得急,治得急,好得也急。慢性病,身体都有恢复的过程,正如医学界所共知的:神经如果损伤了,恢复起来也只能一天一毫米。所以,我经常和就诊的患者说,人体的体质要彻底改善,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锻炼,也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人要与自然界的规律一致,自然界一年包含一个生长收藏,人体也至今经历二个以上的生长收藏的积累,身体的改变才会更加明显。
于是,我经常告诉来诊的患者,药可以治好当下的病,但总不能靠药物一直调治你身体的状态吧!所以,平日适当的艾灸、锻炼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应该形成生活中的一个节奏的。目前的工作多以脑力劳动为主,不单如此,还时常为某个难题耗费心血,相对于体力劳动的年代,是明显缺乏运动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在治愈一个疾病后非常强调的生活习惯。
中医治愈一个疾病的过程并不神秘,这需要相互配合的过程。而生活习惯的“改过自新”,更有助于愈后康复,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清晰的理解,我们到底在治疗身体的什么?
作者简介:
曾祥珲,医院中医经典科主治医师。
从事内科常见病、危重症治疗多年。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李可老中医第三代弟子,擅长运用经典中医理论治疗危急重症、临床常见病,如肺炎、外感发热、咳嗽、哮喘、慢阻肺、冠心病、皮肤及胃肠道疾病、多病因引起头晕、痛风等关节病及胃肠道等疾病;并运用治未病思维指导亚健康调理。
同时,临床常针、药、艾并用,精研传统体针、五俞穴原理,擅用脐针、灸法及刺络放血治疗多种慢性病疑难病。尤其是广泛应用麦粒灸、直接灸、化脓灸,治疗顽固性、免疫低下性疾病。
出诊信息:
周二下午医院医院经典门诊(医院)
周三,特约夜诊。
曾祥珲主治医师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