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小儿慢性鼻窦炎主要是由于肺脾气虚,正气不足,邪毒久滞鼻窍所致。人体以五脏为中心,肺主卫外、固表,肺主鼻窍,肺气充沛,则卫表固,邪不能害,难以感冒;肺气充足,则鼻窍得养,功能正常,通畅自利,邪不能滞。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在“五行”属土,土居中央;而鼻亦居人之面部中央,所以鼻之外象也属土,与脾关系密切;又肺在“五行”属金,“土生金”,即脾土生肺金。所以脾气充沛,则肺气也就充沛,脾气不足,则肺气也就亏虚。因此,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病机主要是肺脾气虚。气为阳主动,气能固摄津液,脾主运化水谷。所以肺脾气虚者,精神不振,不爱活动;气虚津液不固,则容易出汗,因气虚所致,故称为出“虚汗”,汗即津液;脾虚,运动不健,则消化不良,食欲减退;
此外,鼻窦炎容易出现鼻涕,涕为津液所化,津液败则为湿邪;脓涕为黄色,色黄属于热象,故慢性鼻窦炎的脓涕属于湿热之邪久蕴,与细菌感染明显,产生毒素关系密切,故中药清热解毒之品在此有所必需,西药消炎剂此时可以取效;粘涕呈白色,白色属于寒象,故慢性鼻窦炎的白浊涕属于寒湿滞留,与阳气不足有关,中药益气补脾在所必需,但西药消炎往往于事无补。
中药清热解毒药容易损害脾胃功能,故只可权宜用之,不可久用;而补益肺脾则宜相对持久使用,始可大功造成。
根据上述病机,中医辨证论治小儿慢性鼻窦炎,以补益肺脾,鼻窍为主,并根据兼证,灵活变化。
主方:黄芪10g党参5g白术5g茯苓5~10g甘草3g白芷5g皂角刺5g砂仁5g
方解:黄芪补肺气;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白芷通鼻窍而化浊;皂角刺排脓祛邪而畅窦;砂仁开胃,以增进食欲。
加减:
黄浊涕,或者舌苔黄,或者舌质偏红,加黄芩5g金银花10g蒲公英10g鱼腥草10g野菊花10g选用2~3味即可。
白浊涕,加石菖蒲3~5g藿香3~5g选用1味即可。
浊涕量多(或黄,或白):加冬瓜子10g薏苡仁10g冬瓜皮10g选用1~2味即可。
头痛:加川芎5g蔓荆子5~10g选用1味即可
伴容易出虚汗,加五味子3g
食欲差,加鸡内金5g白豆蔻5g(或神曲5g,或炒麦芽15~10g)陈皮3g
大便秘结或几天一行,加瓜蒌5g火麻仁5g选用1味即可。
舌苔白厚,加法夏5g藿香3~5g陈皮3g
伴咳嗽、咽痛,加射干3~5g牛蒡子3~5g选用1~2味。
伴耳胀闭感,加柴胡3~5g香附5g
伴有中耳积液,加泽兰5g泽泻5~10g,茯苓用至10g
伴打鼾明显,加浙贝母10g煅牡蛎10g玄参5g
伴声音微有嘶哑,加诃子5g
猜你喜欢:
民间中医拿证难,难于上青天!
从民间中医考核上岗看中医的困境!
最好的全科医生就是中医,未来前途无量!
中医应全面终止《医师资格证》,改用临床考试!
世界都开放中医治疗,唯有中国还对中医设限!
与其规范“非法行医”,不如全面放开!
中国要实现全免费医疗,非中医不可!
治癌用西医必死,用中医应该这样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