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流感、肺炎高发季。是否还记得年引发了热烈讨论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真实的事例让很多人留下了“感冒并非小事”的深刻印象。今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流感、肺炎的预防尤为关切。为有效避免新冠、流感叠加流行的风险,加强流感防控刻不容缓。
01
什么是流感、肺炎?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无并发症的流感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或寒战、咳嗽、咽痛、流涕或鼻塞、肌或全身痛、头痛、乏力等,部分患者(更常见于儿童)可出现呕吐和腹泻。流感并发症包括细菌性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脱水及心脏病、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加重。
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威胁宝宝和家人健康的主要元凶,包括非侵袭性和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其中后者危害最大。非侵袭性疾病主要包括肺炎、中耳炎等;侵袭性疾病主要包括菌血症、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时可导致耳聋、瘫痪、智力低下等后遗症。
02
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03
为什么要接种流感和肺炎疫苗?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您和周围的人生病。虽然它无法提供%的保护,但它能降低罹患流感的几率;即使患上流感,它也能减轻流感的严重程度,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目前,季节性流感疫苗在我国属非免疫规划疫苗,由公民自费自愿接种。
鉴于肺炎球菌疾病造成的沉重的直接和间接疾病负担,WHO已将肺炎球菌性疾病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之一。肺炎球菌性疾病是可预防的疾病,通过规范、科学地接种疫苗,可以帮助高风险人群,尤其是婴幼儿、老年人尽可能避免肺炎球菌的侵袭。预防接种是防控肺炎球菌感染(包括耐药菌感染)最有效的手段。
04
为什么流感、肺炎疫苗要提前接种?
秋冬季节是肺炎、流感发病高峰期,每年9月至11月是接种疫苗的最佳时机。接种流感疫苗及23价肺炎疫苗,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今天意义重大。疫苗通常在接种2周后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在这个季节到来之前完成接种才能得到比较好的保护。
05
哪些人群需要优先接种流感疫苗?
1、医务人员;
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3、重点场所人群: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是容易发生流感和新冠暴发疫情的重点场所;
4、公交车司机、农贸市场及超市员工;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
06
23价肺炎疫苗适合哪些人群接种?
1、2岁以上的易感人群,特别是50岁以上老人;
2、患有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慢性肺炎、肿瘤、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3、免疫功能低下者;
4、长期吸烟、酗酒者;
5、具有高度发生流行性感冒并发症危险者,特别是肺炎;
6、寄宿学校、养老院、有发病者,应给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
7、长期居住在慢性病区域或长期做护理工作的人;
8、脾切除或先天无脾者,器官移植受者,术前14-21天应接种疫苗;
9、需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用药前至少14天应接种疫苗。
07
每年都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因为流感疫苗只能覆盖本年度的病毒毒株,流感病毒会不断产生变异,要持续预防新的流感病毒,需要每年定期接种当年度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08
什么人群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发热或急性感染期的人群需暂缓接种流感疫苗。有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不适宜接种。如果您有鸡蛋过敏,建议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是否接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在进行,大同卫生院温馨提示,为避免人群聚集可进行网络预约(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