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多年的临床实践中,NIPPV是免疫抑制患者肺炎合并ARDS时的一线呼吸支持手段。但近年来,有一些看似证据等级很高的临床比较研究显示,NIPPV并无优势,特别是在与一种较新的氧疗方式——经鼻高流量氧疗(NHFC)的比较中,甚至有负面疗效。这些研究结果动摇了临床医生在这类病人中应用NIPPV的信心,也成了一些人不规范应用NIPPV导致治疗失败的借口。结合以往实践、认真分析上述研究的方法学,我们对近期这些研究所得之结论并不完全认同,也在做我们自己的观察予以核实。此过程中,一个非常普通的患者,应用NIPPV和NHFC交替治疗时的反应,供参考。
患者女性,41岁。因“间断咳嗽、发热、呼吸困难1月余”由河北保定某ICU由转入朝阳RICU。既往2型糖尿病4年(平素血糖控制极差),慢性肾炎。当地以“肺炎”予抗细菌+抗真菌+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持续进展,医院气管插管,为进一步治疗转入。入RICU后CT如附图,面罩吸氧SpO-80%。次日在无创通气下行支气管镜检查,留取BALF送检病原学,查及人肺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阳性。调整治疗方案,病情逐渐缓解,2周后出院。
在治疗过程第1周,呼吸支持方式为NIPPV(V60)与NHFC(AIRVO2)交替使用。治疗开始2天后,病情渐趋稳定,遂做简单的对比观察,比较NIPPV与NHFC在改善氧合方面,哪个更有效?观察期间,2种支持方式除吸入氧浓度(FiO2)外,其他参数均不变;NIPPV:S/T,IPAP:12cmH2O,EPAP:5cmH2O,f:10次/min,Ti0.9s;NHFC:T37.0℃,F60L/min。整个过程心率、呼吸、血压变化不大,没有不适主诉。
1.60%的吸氧浓度,NIPPV和HFNC都能较好的维持氧合。
2.50%的吸氧浓度,NIPPV能保持氧合稳定,NFHC随时间延长,氧合有下降的趋势。
3.随吸氧浓度的下降,NIPPV在维持氧合稳定性上好于HFNC。
温馨提示:这类患者应用NIPPV改善氧合的效能似乎优于NHFC。
个人简介
刘智慧
医院呼吸内科病房护师,现首都医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年呼吸重症专修班(秋季班)进修呼吸治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