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
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港澳居民
在内地接种新冠疫苗的相关指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总体部署安排,现就做好在内地的港澳同胞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在内地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同胞可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凭公安部门制发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内地医保参保凭证免费接种疫苗。有关保障政策与内地居民保持一致。二、在内地各类学校工作和学习的港澳籍师生接种疫苗政策与内地师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三、港澳同胞在内地接种疫苗后出现异常反应的,有关救治和补偿政策原则上与内地居民保持一致。四、不在第一、二项接种范围内的港澳同胞原则上不纳入在内地免费接种疫苗范围。如今后开放自费接种疫苗,可在知情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自费接种。请各地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作,重要工作情况及时上报。国务院应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年4月6日近日疾控中心对一些热点问题
进行了解答
一起来看看最新的回应吧!
热点问题回答1、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现在是否能预约接种疫苗?
答:对于部分因特殊原因(如出国)需接种且身体基础状况较好的60岁以上老人,现在可以进行预约接种。
2、新冠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是否都要在同一个接种点完成,能否在不同接种点进行接种?
答:一般建议在同一个接种点完成两剂次接种,如果有其他特殊情况,可以在不同接种点接种,但接种时一定要带上第1剂的接种凭证和身份证前往接种点接种第2剂。
3、接种完疫苗之后,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要及时报告?
答:疫苗不良反应分为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两者在以下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1.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一般反应占不良反应的绝大多数,是一过性的、轻微的机体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异常反应主要指造成受种者的器官或功能损害的相关反应,罕见发生,常需要治疗。
2.临床表现:一般反应一般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发烧、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异常反应常表现为急性严重过敏性反应等。
3.是否需要报告:比较轻的一般反应大多不需要报告;疑似严重异常反应需要报告,一般报告接种单位,需要时请及时就医。
4、对于什么情况下不适宜接种新冠疫苗,身患哪些疾病不能接种等大家可能会有些疑问,请问有哪些咨询渠道?
答: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要求,通常的疫苗接种禁忌包括:(1)对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3)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5)妊娠期妇女。
5、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受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