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0岁,体温40度,咳嗽,医院诊断为肺炎,父母觉得西药伤身体,就带他来到深圳梧桐山诊治。
证候:高热不退,咳嗽,咳痰黄稠,胸痛,呼吸气促,口渴烦躁,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中医辩证:痰热壅肺。
中医治法:清热化痰止咳。
中医方药: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用药一剂,次日即退烧至38.5度,痰少了很多,胃口大有好转,精神好转。效不更方,再服药两剂治愈。
肺炎是常见病,在各种致死病因中居第五位,老年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者伴发肺炎时,病死率更高。
西医认为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致病微生物,以及放射线、吸入性异物等理化因素引起。临床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可伴胸痛或呼吸困难等。幼儿性肺炎,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轻微咳嗽。细菌性肺炎采用抗生素治疗,7~10天多可治愈。病毒性肺炎的病情稍轻,抗生素治疗无效。这就是西医治肺炎有时无论如何也不能退烧的原因。
肺炎属于中医风温、咳嗽、肺热病、肺炎喘嗽的范畴。
中医临床上一般按邪袭肺卫、痰热壅肺、热毒内陷、正虚邪恋、正虚欲脱等证辩证论治,只要对证下药,就会效如桴鼓。
中医不是许多人认为那样,只是调理身体,其实危急重症也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