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的肺炎类型。
胎儿或新生儿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经呼吸道吸入异物(常见为羊水、胎粪、乳汁)引起的肺部炎症反应。为新生儿早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死亡率高。
羊水吸入性肺炎主要会在婴儿出生时发生,
乳汁吸入性肺炎易发生在婴儿出生后。我们这里只介绍家长可以防控乳汁吸入性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在婴儿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发病机率都很高,尤其是一些早产的新生儿,出生的时候体重都比较轻,这些孩子的口咽部或者食道的神经发育都不成熟,这时候肌肉运动也不协调,喂奶时家长如果不注意正确的方法,宝宝很容易发生呛奶现象,
如果处理不当,乳汁被误吸入婴儿肺内,会导致孩子出现咳喘、气促、青紫等异常症状,吸入的乳汁越多,咳喘就会越重。
吸入性肺炎有什么症状?婴儿吸入性肺炎和一般的肺炎症状相同。
1、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喘,肺炎的发病可急可缓,一般多在上呼吸道感染数天后发病。最先见到的症状是发热或咳嗽,体温一般38~39℃,腺病毒肺炎可持续高烧1~2周。
2、身体弱的小婴儿可不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
3、会有咳嗽、呛奶或奶汁从鼻中溢出。
4、普遍都有食欲不好、精神差或烦闹睡眠不安等症状。
5、重症病儿可出现鼻翼扇动、口周发青等呼吸困难的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6、病儿还可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婴儿呛奶后一定会发生吸入性肺炎吗?不一定!
通常正常发育的婴儿吞咽功能良好,不容易被呛,被呛后也通常也不会引起感染;
先天体弱的早产儿、低体重儿或有慢性疾病的婴儿则很容易呛奶;
有些严重吞咽功能不全的宝宝几乎顿顿都要呛,此类宝宝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几率要大很多。
引发吸入性肺炎的两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吞咽功能不成熟
成人由于喉咙的保护性发射和吞咽的协同作用,一般当异物进入气管时会立刻咳出来,不容易进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但是婴儿特别是体弱的婴儿,吞咽发射还没有发育完善,很容易出现误吸被呛,且很难把异物从气管中排出。
第二大原因,喂养时方法不当
如果妈妈采取不正确的姿势喂奶,会增加婴儿发生呛奶的风险,尤其是躺着喂奶,最容易发生呛咳。
发生呛咳时的紧急处理办法呛奶时:
呛奶时,通常家长会把宝宝竖起轻拍背部。
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宝宝俯卧在你的膝盖或者床上,稍微用力一些拍打背部,让他把奶水咳出来。
呕吐时:
宝宝呕吐时,不管是否发生呛咳,都必须立即将宝宝的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来的东西倒流入咽喉和气管。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着一根手指,伸入宝宝的口腔中,将突出的东西清理出来。
动作要快速,避免刺激咽部引发新的呕吐。然后再用细小的棉签清理宝宝的鼻孔,将呕吐时涌入鼻腔的东西清理干净,不然宝宝会在呼吸时将异物吸入肺部。
如何预防宝宝吸入性肺炎?用正确的姿势喂奶。
把宝宝抱在胸前面向你的身体,鼻子正对着乳头,他的头,脖子与身体成一直线,他的肚子紧贴着你的肚子。让宝宝头比脚略高一些,并且让他的整个身体都面向着你,而不是只有脸转向你。扭着脖子吃奶就容易被呛。
?喂奶时防止宝宝吸入过快。
奶水充足的妈妈,在宝宝刚吸吮时容易因为奶水涌出过快而呛奶,妈妈可以用食指和中指夹住乳晕,控制乳汁的流速。让乳汁缓慢地流入宝宝的嘴巴。
?用合适的奶嘴。奶粉喂养的宝宝按实际月龄选择奶嘴的类型,圆孔、十字孔分别对应不同月龄婴儿的需要。喂奶时也要把宝宝的头抬高一些,拿奶瓶的那只手缓缓抬起,这样做能减轻宝宝吞咽的压力。
倍耐宝温馨提示:
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宝宝吸入性肺炎!
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