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影响了国家间力量对比、国家治理以及人们的观念。受疫情影响,世界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逆全球化与地区主义、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交织等情况。这些变化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中国外交在大国外交与周边外交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未来,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与传统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竞争加剧,将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此,我们应做好充分准备 人民论坛发表金灿荣的文章说,新冠肺炎疫情是近年来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其虽未根本性改变主要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结果,但对整个人类社会却造成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一、新冠肺炎疫情是国际格局的“催化剂”。国际格局指的是一段时期内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结果。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东西方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从大航海时代开始至今余年的历史中,以国家间力量对比的角度来审视,可以看做是西方横霸天下的历史,但中国的崛起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情况。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年的全球经济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严重衰退,世界几大经济体都遭受严重损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成为最早大规模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为经济恢复与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西方国家在疫情应对方面并不理想,比如作为拥有军事、科技、金融等多领域霸权的美国,至今在感染人数与死亡人数上都远超其他国家。年,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主要经济体都出现了经济衰退。年,虽然美国、日本等国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中国的经济增幅领跑世界,中美之间的力量更加接近。从总体来看,当前西方国家的整体实力与综合实力仍然优于东方,美国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掌握着多领域霸权。由此可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催化剂”,其对国际关系造成的是次生影响,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美之间力量对比的结果。 二、新冠肺炎疫情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显影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各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这次考验中,西方国家暴露了其治理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治理神话。从公开的数据来看,以中日韩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圈的抗疫成果要优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欧文化圈。中国对疫情的有效控制无疑有利于改善西方国家长期存在的对华傲慢与偏见。欧盟原本被认为是整合程度最高的区域合作组织,应成为区域合作应对危机的典范,但在疫情暴发时,欧盟的应对松散、缓慢,远低于人们的期望。可以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人们的固有观念,东亚国家影响力上升,发展中国家对欧美评价下降,儒家文化圈与西欧文化圈的世界影响力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三、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进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四个维度。一是国际格局。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更加接近,国际格局加速向多极格局演进。二是现代化模式。中国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种全新的工业化模式,打破了现代化发展中西方模式的唯一性,对追赶型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中国应对疫情的成功,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也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模式更有吸引力。三是工业革命。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一直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而中国则几乎错过了这三次工业革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有能力抓住甚至主导这次工业革命。四是新的全球问题。当下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包括网络发展、虚拟经济、超级资本、人口膨胀、科学陷阱等问题。全球问题所带来的影响跨越国界,无法由某个国家单独解决,必须依靠国际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四、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世界社会思潮与政治变动。主要表现为四点:一是逆全球化与地区主义加速发展。需要指出的是,地区主义不同于孤立主义或地方保护主义。地区主义依然坚持多边主义原则,有利于地区的一体化,因此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二是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情绪持续高涨。三是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变革。冷战后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轴心的。但在美国霸权相对衰落之际,从物理层面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世界提供公共产品的意愿与能力均相对下降;在制度层面上,美国领导与参与全球治理越来越以自身及盟友的单方面利益(特别是安全利益)为核心,越来越不具备包容性。因此,世界需要中国等新兴国家主动填补全球治理赤字。四是传统地缘政治的热点地区将存在两种模式的竞争。未来,中美俄等世界大国对国际体系与国际秩序的差异化理解,将导致不同秩序理念的加速出现与相互竞争。在亚太、印太等热点地区,很可能会出现中美两国根据不同秩序理念进行竞争的情况。具体来说,将出现以美国为首的侧重安全的军事体系与以中国为首的侧重贸易的经济体系之间的竞争,并且这种竞争可能会常态化。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两种模式之间是互相断绝的。即便是安全领域,也往往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贸易。所以,以安全或贸易为原点延伸出的复杂的溢出效应,将是这两种模式之争的基本特点。 五、对于国际局势的变化,中国要做好应对的充分准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法接受中国的崛起,对此中国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方面,面对未来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特别是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中国要保持自身的战略稳定。我们应在控制疫情的同时,继续推行开放战略,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加快缩短中美之间力量对比差距。同时,保持中美各层级之间的正常交往仍是必要的。在经贸问题上,中美之间仍存在谈判的空间;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治理议题上,中美之间仍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中国可以一事一议,努力创造与争取更多的对话机会,缓和紧张氛围。需要指出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衰落并不会呈直线型,也不能排除一定时期内西方国家会加速衰落或是力量回升。另一方面,面对一些国家欲构建的反华同盟体系,中国需要主动出击,积极塑造周边环境。 总之,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中国是不确定性中一支确定的力量,并且有着巨大积极作用。中国要充分把握较早成功控制疫情的机遇,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努力加速发展,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