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流感流行季节,疫苗接种服务可贯穿整个流感高发季节。
专家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其中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抵抗力相对较弱的儿童,是接种疫苗的重点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9月至11月,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接种流感疫苗一周后即可出现抗体,两周后免疫抗体可达最高水平,一般可保护一年。
建议接种人群
5岁的儿童,特别是2岁的儿童;
?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65岁的成年人;
?小于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
?医务人员
?极度肥胖(体重指数[BMI]≥40);住养老院和其他需要长期护理设施照看者。
?因某些疾病或使用药物(包括艾滋病毒,癌症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所致的免疫抑制;
?有慢性肺炎(包括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囊性纤维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肾、肝、血液(包括镰状细胞病),内分泌(包括糖尿病),代谢(包括遗传性代谢紊乱,线粒体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脊髓周围神经和肌肉,如脑瘫、癫痫、中风、智力残疾[智力],中度至重度发育迟缓、肌营养不良、脊髓损伤疾病)等基础疾病;
关于流感疫苗的误区
误区:今年打的流感疫苗跟去年的一样
正解:流感疫苗每年都不同,应每年接种一次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同,是一种由极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可分为甲、乙、丙三型,每型之
下还分亚型。其实,基本上每年初关于流感病毒的分析出来后才开始制作疫苗,所以说,每年的流感疫苗都是变化的
误区:所有人均适宜打流感疫苗
正解:孕妇和严重过敏者应慎重
医护人员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如对鸡蛋和任何一种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以及严重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疫苗;发热、急性感染期、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应推迟接种;孕妇和严重过敏体质者应慎重选择接种。
误区:打流感疫苗后不会感冒
正解:仍会由细菌等引发感冒
医护人员说,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意味着不再得感冒,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只会对流感病毒产生抗体,而对由细菌、其他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的感冒则没有预防和抵抗的能力。故有些人接种了流感疫苗后又感冒了,认为是疫苗没有效果,其实不然。
误区:接种流感疫苗后“马上见效”
正解:半个月后产生抗体
据介绍,即使注射了流感疫苗,也要在半个月之后才能产生抗体,达到预防目的。因此不能认为接种之后,马上就能产生
抗体,它需要一个过程。而在产生抗体之前,是不能抵御流感病毒的。
预防流感
1、增前体质和免疫力:注意均衡饮食、定时进行运动、有足够的休息、减轻压力和避免吸烟,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2、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应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时间不少于半分钟;
3、保持环境清洁和居室空气流通;
4、避免前往通风欠佳及挤迫的地方;
5、如发现有类似流感的病症,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并尽早找医生诊治,尤其是儿童、年长者及慢性病患者。
接种地点:芦山县各乡镇卫生院。
咨询(芦山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
赞赏